四川省高中 2015 届“名校联盟”测试
文科综合·地理
文科综合共 300 分,考试用时 150 分钟。
1.地理试题卷分为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第Ⅰ卷 1 至 3 页,
第Ⅱ卷 3 至 4 页,共 100 分。
2.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并在规定位置粘贴考试用
条形码。答卷时,考生务必将答案涂写在答题卡上,答在试卷上的无效。考试结束后,只将
答题卡交回。
第 I 卷(选择题 共 48 分)
注意事项:
1.每题选出答案后,用 2B 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
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2.本卷共 12 题,每题 4 分,共 48 分。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
合题意。
右图为世界某区域海平面气压分布图,图中 M 为晨昏线 L 和 0°经线的交点,其地方时
为 5 点 20 分。读图回答 1~2题。
1.①②天气的说法,正确的是
A.①地吹西南风,②地晴朗少雨
B.①地吹西北风,②地阴雨连绵
C.①地吹东北风,②地大风降温
D.①地吹东南风,②地狂风暴雨
2.图示时间,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地球公转速度快
B.北京昼变长夜变短
C.我国受寒潮影响大
D.北京时间为 13 点 20 分
贝加尔湖是世界最深的湖,读图(左图为贝加尔湖的位置示意图,右图为沿其 AB 一线作
的剖面图),完成 3~4 题。
110 °
A
B
55°N
A
B
湖
水
图例
湖中沉积物
6500 万年—2.5 亿年
52°N
地理试题 第 1 页 共 4 页
的岩石
2.5 亿年以上的
岩石
3.贝加尔湖的形成原因是
A.冰川侵蚀
B.流水侵蚀
C.地壳运动
D.火山喷发
4.根据图中信息,下列推断正确的是
A.贝加尔湖的冬季湖面不结冰
B.贝加尔湖周围肯定有入湖河流
C.贝加尔湖沿岸落叶阔叶林茂密
D.随着泥沙的沉积,湖水一定变浅
读“北京市常住人口增长构成示意图”回答题 5~6 题。
5.据图可以推测北京市常住人口
A.20 世纪 80 年代以来,北京市的户籍人口数量减少
B.20 世纪的 80 年代至 90 年代,外来人口数量增加
C.20 世纪 80 年代以来,北京市的自然增长率增加
D.20 世纪 80 年代以来,北京市人口的老龄化逐渐严重
6.有关北京市常住人口增长情况的原因及其影响的说法,正确的是
A.20 世纪的 80 年代至 90 年代,人口增长变化主要是大量外地学生入京读书引起
B.20 世纪 90 年代以来的人口增长变化,说明北京市经济有所衰退
C.20 世纪 80 年代以来,人口的增长变化情况可能会抬高房价
D.20 世纪 80 年代以来,人口的增长变化情况有助于改善北京市的城市化问题
图为北京市泥石流危害区与多年平均降水量分布图。读图回答 7~8 题。
7.甲、乙两地多年平均降水量的最大差值可达
(
)
A. 99 毫米
C. 199 毫米
B.149 毫米
D.249 毫米
8.依据泥石流发生条件,推测乙地区(
)
A.地势平坦,降水丰富
B.地形陡峻,降水丰富
C.降水丰富,植被茂密
D.地势平坦,植被稀少
下图是黄河流域示意图,读图回答 9~10 题。
地理试题 第 2 页 共 4 页
9.图中甲湖泊面积不断缩小,要及时获取该湖泊面积变化的情况,最快捷的途径是采用(
)
A.利用 RS 技术
C.利用 GIS 技术
B.利用 GPS 技术
D.实地考察
10.图中乙、丙、丁三地最主要的环境问题分别是(
A.气候干旱、洪涝灾害、生物多样性减少
C.荒漠化、水土流失、海洋污染
)
B.酸雨、水土流失、赤潮
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