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语文:第二单元同步测试(沪教版五四制七年级上).doc


初中 七年级 上学期 语文 沪教版

1340阅读234下载5页34 KB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下载所得到的文件列表
语文:第二单元同步测试(沪教版五四制七年级上).doc
文档介绍:
第二单元同步测试
第一部分 文言文阅读(共22分)
古诗文积累(12分)
1.山光物态弄春晖, 。纵使晴明无雨色, 。
2. ,应知故乡事。来日绮窗前, 。
3.在我们学过的古代诗歌中,有不少描写游子对故乡思念之情的诗作,请默写出其中有代表性的诗句: , 。
文言语段阅读(10分)
高风亮节
律①知武②终不可胁,白单于③。单于愈益欲降之,乃幽武置大窖中,绝不饮食。天雨雪,武卧啮雪,与毡毛并咽之,数日不死,匈奴以为神,乃徙武北海上无人处,使牧羝④,羝乳乃得归。别其官属⑤,各置他所。
武既至海上,廪食⑥不至,掘野鼠,去⑦草实而食之。杖汉节⑧牧羊,卧起操持,节旄⑨尽落。武留匈奴凡十九岁,始以强壮出,及还,须发尽白。
(《汉书 苏武传》)
【注释】:
①律:卫律,生汉朝,因惧株连而逃降匈奴。 ②武:苏武,西汉人。天汉元年奉命出使匈奴。 ③单于:匈奴首领。 ④羝:公羊。羝乳:公羊产了小羊。 ⑤别其官属:把他的随行人员隔离起来。 ⑥廪食:公家的粮食,即匈奴分给的粮食。 ⑦去(jǚ):同“弆”收藏。 ⑧汉节:代表汉朝的节杖。 ⑨节旄:节杖上装饰的牦牛毛尾。
解释文中加点的词(4分)
(1)白单于 白: (2)乃幽武置大窖中 幽:
(3)武既至海上 至: (4)杖汉节⑧牧羊 杖:
5.解释句子:(4分)
(1)天雨雪,武卧啮雪,与毡毛并咽之。

(2)掘野鼠,去⑦草实而食之。

6.苏武牧羊终不屈,表现了他 的崇高气节。(2分)
第二部分 现代文阅读(共38分)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文后问题(18分)
社戏(节选)
【甲】:两岸的豆麦和河底的水草所发散出来的清香,夹杂在水气中扑面的吹来;月色便朦胧(注释:“朦胧”原为形容词,在此句中作动词用,意为“变得朦胧了”)在这水气里。淡黑的起伏的连山,仿佛是踊跃(注释: )的铁的兽脊似的,都远远地向船尾跑去了,但我却还以为船慢。他们换了四回手,渐望见依稀的赵庄,而且似乎听到歌吹了,还有几点火,料想便是戏台,但或者也许是渔火。
【乙】:不多久,松柏林早在船后了,船行也并不慢,但周围的黑暗只是浓,可知已经到了深夜。他们一面议论着戏子,或骂,或笑,一面加紧的摇船。这一次船头的激水声更响亮了,那航船,就像一条大白鱼背着一群孩子在浪花里cuàn( ),连夜渔的几个老渔父,也停了艇子看着喝彩起来。(批语:
内容来自帮提分https://www.sfbroad.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