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苏教版高明镇七年级上册语文期中调研试卷[上学期].doc


初中 七年级 上学期 语文 苏教版

1340阅读234下载10页151 KB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下载所得到的文件列表
苏教版高明镇七年级上册语文期中调研试卷[上学期].doc
文档介绍:
1
高明镇七年级语文期中调研试卷
制卷人:刘保华 核卷人:王建云
积累与运用(25分)
1、读下面的一段文字,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4分)
哈尔威巍然yì( )立在他的船长的岗位上,指挥着,主 zǎi( )着,领导着大家。他把每件事和每个人都考虑到了,面对惊慌失cuò( )的众人,他镇定自若,仿佛他不是给人而是在给灾难下达命令,就连失事的船舶似乎也听从他的调qiǎn( )。
2、根据提示用古诗填空。(6分)
(1) ________ ,风正一帆悬。(王湾《次北固山下》)
(2)但愿人长久, ______________ 。( 苏轼《水调歌头》)
(3)青山有幸埋忠骨, ____________ 。(杭州岳庙对联)
(4)晴空一鹤排云上, __________ 。(刘禹锡《秋词》)
(5)明月别枝惊鹊, _________________ 。(辛弃疾《西江月》)
(6)淡黑的起伏的连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都远远的向船尾跑去了。(鲁迅《社戏》)
3、下列说法中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郑人买履》和《刻舟求剑》两则寓言讽刺的都是因循守旧、固执己见、不懂得根据客
观实际采取灵活对策的蠢人。两文的出处分别是《韩非子》和《吕氏春秋》。
B、《社戏》一文作者用饱含深情的笔触叙述了自己小时侯在平桥村看社戏的一段生活经历,
表现了劳动人民的淳朴、善良、友爱、无私的美德和作者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C、沈从文在《端午日》中凭着对湘西民俗的细致观察,描写了龙舟竞渡和赶鸭子的欢快
场面,展现了茶峒人同庆端午的淳朴民风,表现了奋发向上,合作争先的民族精神。
D、《汤姆·索亚历险记》是美国著名作家马克·吐温所写。小说的第14章《“海盗” 生
活》中,三个小海盗分别指汤姆、乔和哈克。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2分)
A、经过大家的努力,使我们出色的完成了上级交给我们的任务。
B、是否有“以农为本” 的理念,是解决“三农” 问题的关键。
2
C、手机作为科技进步带给人类的新工具,本身并无利弊对错。
D、即使一直没有试验成功,但他一点儿也不气馁。
5、下列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计算机是一种工具,尽管是高科技,但拥有它并不意味着一切工作都可以事倍功半,一蹴而就。
B、中国人民绝不允许任何形式的“***” 阴谋得逞;我们要听其言,观其行,对台湾领导将把两岸关系引向何方拭目以待。
C、《美的颂歌》直接从南通与十六运选材,而徐涛、肖雄的朗诵艺术更是把诗的意境推向了极致,策划者这样安排节目真可谓别巨匠心。
D、雅典奥运会上,刘翔在男子110米栏比赛中一举夺冠,一夜之间成了家喻户晓的人物。
6、寄宿住校的你始终是父母心中的牵挂。假如你打电话给爸爸或妈妈,将你在校情况告诉他们,为使他们放心,你将怎样说?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人名,语言简
内容来自帮提分https://www.sfbroad.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