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单元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
第19课 七七事变与全民族抗战
1.以下材料出现的历史背景是 ( )
庐山蒋委员长钧鉴:
……平津为华北重镇,万不容再有疏失。敬恳……实行全国总动员,保卫平津,保卫华北,收复失地。红军将士……为国效命,与敌周旋,以达保土卫国之目的……
*** 朱德 彭德怀 贺龙 林彪 刘伯承 徐向前
A.九一八事变 B.遵义会议
C.西安事变 D.卢沟桥事变
2.宣传画可以代表政府或某政府组织的态度。右面宣传画体现的政治态度是 ( )
A.踊跃参军,进行长征 B.团结起来,一致抗日
C.联合英美,坚持抗战 D.发动民众,支援北伐
3.1937年,中国人民抗日军事政治大学第二期在***正式开学。中国共产党吸纳了原东北军和西北军的一部分爱国军人参加,其中有张学良将军的弟弟张学思、杨虎城将军的儿子杨拯民等。这一做法 ( )
A.巩固了国民革命的社会基础 B.推动了土地革命的顺利发展
C.壮大了反抗国民政府的力量 D.适应了民族战争新形势需要
4.1937年9月的一天,在陕西省三原县石桥镇的一个大坝上,一万多戴着红星帽的工农红军,在这里召开整编誓师大会。会场上,每位官兵的手中都拿着缀有国民党党徽的军帽。红军换帽徽的原因是 ( )
A.九一八事变后,日本扶植伪满洲国傀儡政权
B.日本策划“华北自治运动”,全国人民要求“停止内战,一致对外”
C.西安事变和平解决,十年内战基本结束
D.日本全面侵华,国共两党合作抗日的实现
5.1937年11月28日,伦敦《泰晤士报》报道:“此次两军作战,双方伤亡惨重,但十周之英勇抵
抗,已造成中国堪称军事国家之荣誉……上海一隅之抵抗,对于整个中国均有极大之影响。”此报道所描述战役的意义在于 ( )
A.标志着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
B.标志着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
C.提高了共产党和八路军的威望
D.打破了日本3个月灭亡中国的迷梦
6.“浦江怒吼震狂风,淞沪硝烟卷碧穹。炸药长枪拼坦克,草鞋斗笠铸英雄。躯捐为就中华梦,兵败难泯民族功……”据此判断这首纪念诗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 )
A.西安事变 B.七七事变
C.淞沪会战 D.华北危机
7. 国家公祭日是国家为了纪念曾经发生过的重大民族灾难而设立的国家纪念活动。2014年国家决定,将每年的12月13日设立为国家公祭日,纪念30多万死难同胞。与该公祭日直接相关的历史事件是 ( )
A.旅顺大屠杀 B.九一八事变
C.七七事变 D.南京大屠杀
8.南京大屠杀档案正式列入教科文组织《世界记忆名录》。下列可以作为申遗证据的有 ( )
①当时的实况纪录片和照片 ②历史博物馆内存放的文献资料
③电影《南京大屠杀》 ④南京军事法庭对日本战犯审判时的判决书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9.依据材料,进行判断。
【文化遗产的保护】
1933年1月日军占领山海关后,故宫博物院理事会决定将故宫部分文物转运上海以避战火。2月5日夜,第一批南运文物2118箱在军队的保护下起运。至5月15日运走文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