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人教社新课标语文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学习纲要(5课打包·名校精品)(人教版).doc


初中 七年级 上学期 语文 人教版

1340阅读234下载20页118 KB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下载所得到的文件列表
人教社新课标语文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学习纲要(5课打包·名校精品)(人教版).doc
文档介绍:
第三单元
11、春
作者简介
朱自清(1898-1948),原名自华,字佩弦,号秋实,是我国现代著名散文家、诗人、学者,又是民主战士、爱国知识分子。他出生在江苏东海县,而他的祖籍是浙江绍兴。散文代表作有《荷塘月色》《绿》《背影》等,著有《朱自清全集》。1948年,他贫病交加,但坚决不向反动派屈服,该年12月病逝于北平。***称赞他“一身重病,宁可饿死,不领美国的救济粮”,“表现了我们民族的英雄气概。”
背景材料
《春》,没有作者创作初期诗文的那种淡淡的哀怨的色调,而是鲜明地表现出格调的新鲜和情绪的欢快,是一篇有风格演变痕迹的散文。本文大致写于1928年到1937年期间。这个时期,正是作者彷徨苦闷而埋头于古典文学研究的阶段,因此,对于春天只能作田园牧歌式的抒唱,不可能在作品中表现出鲜明的时代精神。
语言积累
☆正音辨形
水涨(zhǎng)  捉迷藏(cáng)  酝酿(yùn niàng)  应和(hè)
   黄晕(yùn)   蓑(suō)衣  巢(cháo)   抖擞(dǒu sǒu)
☆词语释义
欣欣然:高兴的样子。
朗润:明朗润泽。
赶趟儿:原意是赶得上,这里是“赶热闹”的意思。
酝酿:原意是造酒发酵的过程,这里是说各种气息的空气里,像发酵似的,越来越浓。
呼朋引伴:呼唤朋友,招引同伴。
卖弄:炫耀。
宛转:同“婉转”,形容声音圆润柔媚。
应和:相呼应。
嘹亮:(声音)清晰响亮。
静默:安静而沉默。
舒活:舒展,活动。
抖擞:振作。
花枝招展:比喻姿态优美。招展,迎风摆动。
思路结构
盼春:东风来,春天近 东风报春
(总写)山:朗润起来 水:涨起来 日:红起来 春回大地
草的特征:小、嫩、绿、软

草的范围:一大片、满是
草的好玩:打滚、踢球、赛跑

草的样子:软绵绵 春草嫩绿
花儿多:赶趟儿 花色美:像火 像霞 像雪
(分述)述)

绘春
花果甜:带甜味 花类广:遍地是 春花烂漫
风的和煦——听觉、触觉 风的芳香——嗅觉

风的声音——听觉 春风和悦
春雨连绵——多 牛毛细雨——细
细雨蒙蒙——密 春雨适时

天上:风筝多了 地上:孩子多了
人人:各做各的事 春到人迎
赞春 像娃娃——春之新生 像小姑娘——春之美丽 像青年——春之健壮
文章主旨
本文作者描绘了生气勃勃、绚丽多彩的春天景象,歌颂了春天的活力,抒发了积极向上的思想感情,激励人们珍惜春光,奋发努力,去创造人类美好的春天。
写作分析
1.本文构思精巧,情景交融
课文抓住春景的特点,有层次地描绘春景。全文围绕一个“春”字,写了“盼春、“绘春”、“颂春”三个部分。这三个部分的顺序和作者思想感情的发展是一致的。开头是春天在盼望中到来,绘春是美好的春景画面,最后以颂春作结,用三个比喻句赞美春天蓬勃的生命力,强调它的“新”“美”“力”,深化题旨。文章的结构体现了作者构思的新颖精巧,不落窠臼,创造了文中有画、文中有诗、诗画合璧的艺术境界。作者对春天的赞美之情是通过对春景的描绘表现出来的:“春草图”洋溢着对春天生机的赞美;“春花图”流露出对春光艳、美的喜爱;“春风图” “春雨图”融入了作者为春天孕育万物、充满希望而感到的喜悦。
2.本文的语言准确、生动
(1)先用准确的词语写出春天景物的特征。如用“朗润”写春山光泽,用“涨”写春水涣涣,用“红”写春日融融;写春草,用“小”“嫩嫩的”“绿绿的”“软绵绵的”“偷偷地”“钻”等词语,细腻贴切而又形象地描绘出春回大地时,春草勃发的长势、情态和它“小”“嫩”“绿”“软”等特征;写春花,一个“闹”字把音响和景象全写出来了;写春风,“抚摸”一词巧妙地表现了春风的温暖和柔情;写春雨,用“斜织”“薄烟”状写春雨细密、迷蒙,形象而生动。
(2)大量叠词叠句和对称、排比的短语,增强了语言的表现力。如“嫩嫩”“绿绿”“轻悄悄”“软绵
内容来自帮提分https://www.sfbroad.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