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高中人教物理第2讲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 教案.doc


高中 高一 上学期 物理 人教版

1340阅读234下载30页1.17 MB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下载所得到的文件列表
高中人教物理第2讲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 教案.doc
文档介绍:
第2讲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
                   
 
知识点  匀变速直线运动及其公式 Ⅱ
1.定义和分类
(1)匀变速直线运动:沿着一条直线,且加速度不变的运动。
(2)分类
2.三个基本公式
(1)速度与时间的关系式:v=v0+at。
(2)位移与时间的关系式:x=v0t+at2。
(3)速度与位移的关系式:v2-v=2ax。
3.两个重要推论
(1)物体在一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等于这段时间中间时刻的瞬时速度,还等于初、末时刻速度矢量和的一半,即:=v=。
(2)任意两个连续相等的时间间隔T内的位移之差为一恒量,即:Δx=x2-x1=x3-x2=…=xn-xn-1=aT2。可以推广得到xm-xn=(m-n)aT2。
4.初速度为零的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五个推论
(1)1T末、2T末、3T末……nT末瞬时速度的比为:
v1∶v2∶v3∶…∶vn=1∶2∶3∶…∶n。
(2)1T内、2T内、3T内……nT内位移的比为:
x1∶x2∶x3∶…∶xn=12∶22∶32∶…∶n2。
(3)第一个T内、第二个T内、第三个T内……第n个T内位移的比为:
x1′∶x2′∶x3′∶…∶xn′=1∶3∶5∶…∶(2n-1)。
(4)从静止开始运动位移x、2x、3x……nx所用时间的比为:
t1∶t2∶t3∶…∶tn=1∶∶∶…∶。
(5)从静止开始通过连续相等的位移所用时间的比为:
t1′∶t2′∶t3′∶…∶tn′=1∶(-1)∶(-)∶…∶(-)。
知识点  自由落体运动和竖直上抛运动 Ⅱ
1.自由落体运动
(1)定义:物体只在重力作用下从静止开始下落的运动。
(2)运动性质:初速度v0=0、加速度为重力加速度g的匀加速直线运动。
(3)基本规律
①速度与时间的关系式:v=gt。
②位移与时间的关系式:h=gt2。
③速度与位移的关系式:v2=2gh。
(4)伽利略对自由落体运动的研究
①伽利略通过逻辑推理的方法推翻了亚里士多德的“重的物体下落得快”的结论。
②伽利略对自由落体运动的研究方法是逻辑推理―→猜想与假设―→实验验证―→合理外推。这种方法的核心是把实验和逻辑推理(包括数学演算)和谐地结合起来。
2.竖直上抛运动
(1)运动特点:加速度为g,上升阶段做匀减速直线运动,下降阶段做自由落体运动。
(2)基本规律
①速度与时间的关系式:v=v0-gt。
②位移与时间的关系式:h=v0t-gt2。
③速度与位移的关系式:v2-v=-2gh。
④上升的最大高度:H=。
⑤上升到最高点所用时间:t=。
一 堵点疏通
1.匀变速直线运动是加速度随时间均匀变化的直线运动。(  )
2.匀加速直线运动的位移随时间是均匀增大的。(  )
3.在匀变速直线运动中,中间时刻的速度一定小于该段时间内位移中点的速度。(  )
4.物体由某高度从静止下落一定做自由落体运动。(  )
5.竖直上抛最高点速度为零而加速度不为零。(  )
6.竖直上抛的上升阶段速度变化量的方向是向下的。(  )
答案 1.× 2.× 3.√ 4.× 5.√ 6.√
二 对点激活
1.(人教版必修第一册·P44·T2改编)以18 m/s的速度行驶的汽车,制动后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在3 s内前进36 m,则汽车在5 s内的位移为(  )
A.50 m B.45 m
C.40.5 m D.40 m
答案 C
解析 根据x=v0t+at2得36=18×3+a×32,即a=-4 m/s2。汽车停止所需时间为t′== s=4.5 s<5 s,所以4.5 s末汽车停车,5 s内的位移x′== m=40.5 m,故C正确。
2.(人教版必修第一册·P51·T4改编)有一种“傻瓜”照相机,其光圈(进光孔径)随被摄物体的亮度自动调节,而快门(曝光时间)是固定不变的。为估测某架“傻瓜”照相机的曝光时间,实验者从某砖墙前的高处使一个石子自由落下,拍摄石子在空中的照片如图所示。由于石子的运动,它在照片上留下了一条模糊的径迹。已知石子从地面以上2.5 m的高度下落,每块砖的平均厚度为6 cm,请估算这架照相机的曝光时间为(  )
A.0.01 s B.0.02 s
C.0.1 s D.0.2 s
答案 B
解析 解法一(公式法):图中AB的实际长度为AB=0.12 m,A到地面的高度h1=8.5×6 cm=0.51 m,B到地面的高度h2=6.5×6 cm=0.39 m,则hOA=H-h1=1.99 m,hOB=H-h2=2.11 m。由hOA=gt得t1≈0.63 s,由hOB=gt得t2≈0.65 s
内容来自帮提分https://www.sfbroad.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