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2022年高考物理一轮复习(人教版) 第6章 专题强化9 动能定理在多过程问题中的应用.docx


高中 高一 上学期 物理 人教版

1340阅读234下载11页476 KB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下载所得到的文件列表
2022年高考物理一轮复习(人教版) 第6章 专题强化9 动能定理在多过程问题中的应用.docx
文档介绍:
专题强化九 动能定理在多过程问题中的应用
目标要求 1.会用动能定理解决多过程、多阶段的问题.2.掌握动能定理在往复运动问题中的应用.
题型一 动能定理在多过程问题中的应用
1.运用动能定理解决多过程问题,有两种思路:
(1)可分段应用动能定理求解;
(2)全过程应用动能定理:所求解的问题不涉及中间的速度时,全过程应用动能定理求解更简便.
2.全过程列式时,涉及重力、弹簧弹力、大小恒定的阻力或摩擦力做功时,要注意它们的特点.
(1)重力、弹簧弹力做功取决于物体的初、末位置,与路径无关.
(2)大小恒定的阻力或摩擦力做功的数值等于力的大小与路程的乘积.
例1 (2016·浙江10月选考·20)如图1甲所示,游乐场的过山车可以底朝上在竖直圆轨道上运行,可抽象为图乙所示的模型.倾角为45°的直轨道AB、半径R=10 m的光滑竖直圆轨道和倾角为37°的直轨道EF,分别通过水平光滑衔接轨道BC、C′E平滑连接,另有水平减速直轨道FG与EF平滑连接,EG间的水平距离l=40 m.现有质量m=500 kg的过山车,从高h=40 m处的A点由静止下滑,经BCDC′EF最终停在G点.过山车与轨道AB、EF间的动摩擦因数均为μ1=0.2,与减速直轨道FG间的动摩擦因数μ2=0.75.过山车可视为质点,运动中不脱离轨道,g取10 m/s2.求:
图1
(1)过山车运动至圆轨道最低点C时的速度大小;
(2)过山车运动至圆轨道最高点D时对轨道的作用力大小;
(3)减速直轨道FG的长度x.(已知sin 37°=0.6,cos 37°=0.8)
答案 (1)8 m/s (2)7×103 N (3)30 m
解析 (1)设过山车在C点的速度大小为vC,由动能定理得mgh-μ1mgcos 45°·=mvC2
代入数据得vC=8 m/s
(2)设过山车在D点速度大小为vD,由动能定理得
mg(h-2R)-μ1mgcos 45°·=mvD2
F+mg=m,解得F=7×103 N
由牛顿第三定律知,过山车在D点对轨道的作用力大小为7×103 N
(3)全程应用动能定理
mg[h-(l-x)tan 37°]-μ1mgcos 45°·-
μ1mgcos 37°·-μ2mgx=0
解得x=30 m.
1.(动能定理在多过程问题中的应用)(2020·河南信阳市罗山高三一模)如图2甲所示,一倾角为37°,长L=3.75 m的斜面AB上端和一个竖直圆弧形光滑轨道BC相连,斜面与圆轨道相切于B处,C为圆弧轨道的最高点.t=0时刻有一质量m=1 kg的物块沿斜面上滑,其在斜面上运动的v-t图像如图乙所示.已知圆轨道的半径R=0.5 m.(取g=10 m/s2,sin 37°=0.6,cos 37°=0.8)求:
图2
(1)物块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
(2)物块到达C点时对轨道的压力的大小FN;
(3)试通过计算分析是否可能存在物块以一定的初速度从A点滑上轨道,通过C点后恰好能落在A点.如果能,请计算出物块从A点滑出的初速度大小;如果不能请说明理由.
答案 (1)0.5 (2)4 N (3)见解析
解析 (1)由题图乙可知物块上滑时的加速度大小为a=10 m/s2①
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有:mgsin 37°+μmgcos 37°=ma②
由①②联立解得μ=0.5③
(2)设物块到达C点时的速度大小为vC,由动能定理得:
-mg(Lsin 37°+R+Rcos 37°)-μmgLcos 37°=mvC2-mv02④
在C点,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有:mg+FN′=m⑤
联立③④⑤解得:FN′=4 N⑥
根据牛顿第三定律得:FN=FN′=4 N⑦
物块在C点时对轨道的压力大小为4 N
(3)设物块以初速度v1上滑,最后恰好落到A点
物块从C到A,做平抛运动,
竖直方向:Lsin 37°+R(1+cos 37°)=gt2⑧
水平方向:Lcos 37°-Rsin 37°=vC′t⑨
解得vC′= m/s>= m/s,⑩
所以物块能通过C点落到A点
物块从A到C,由动能定理得:
-mg(Lsin 37°+1.8R)-μmgLcos 37°=mvC′2-mv12⑪
联立解得:v1=2 m/s⑫
题型二 动能定理在往复运动问题中的应用
在有些问题中物体的运动过程具有重复性、往返性,而在这一过程中,描述运动的物理量多数是变化的,而且重复的次数又往往是无限的或者难以确定.
求解这类问题时若运用牛顿运动定律及运动学公式将非常繁琐,甚至无法解出.
由于动能定理只涉及物体的初、末状态而不计运动过程的细节,此类问题多涉及滑动摩擦力,或其他阻力做功,其做功的特点与路程有关,求路
内容来自帮提分https://www.sfbroad.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