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高中人教物理专题7.1 电场力的性质【讲】解析版.docx


高中 高一 上学期 物理 人教版

1340阅读234下载17页673 KB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下载所得到的文件列表
高中人教物理专题7.1 电场力的性质【讲】解析版.docx
文档介绍:
专题7.1 电场力的性质【讲】
目录
一 讲核心素养 1
二 讲必备知识 1
【知识点一】 库仑定律的理解及其相关平衡问题 1
【知识点二】库仑力作用下的平衡和变速运动 4
【知识点三】电场强度的理解和计算 6
【知识点四】电场线的理解和应用 7
三.讲关键能力------会分析点电荷电场强度的叠加 9
四.讲模型思想----“等效法”“对称法”和“填补法”思想求电场强度 11
模型一 等效法 11
模型二 对称法 12
模型三 填补法 13
一 讲核心素养
1.物理观念:静电现象、库仑力、电场、电场强度、电场线。
(1)通过实验,了解静电现象。能用原子结构模型分析静电现象。
(2)知道电场是一种物质。了解电场强度,体会用物理量之比定义新物理量的方法。会用电场线描述电场。
2.科学思维:电荷守恒定律、点电荷、库仑定律、电场的叠加原理。
(1).知道点电荷模型。知道两个点电荷间相互作用的规律。(2)了解静电现象,能用电荷守恒的观念分析静电现象
(3)掌握电场强度的概念和公式,会用平行四边形法则对电场进行叠加
3.科学探究:库仑力与电荷量及电荷间距离的关系
学会利用控制变量法探究库仑定律,并从中体会其中的科学思想和方法。
4.科学态度与责任:静电现象应用与安全。
了解生产生活中关于静电的利用与防护。
二 讲必备知识
【知识点一】 库仑定律的理解及其相关平衡问题
1.库仑定律适用于真空中静止点电荷间的相互作用.
2.对于两个均匀带电绝缘球体,可将其视为电荷集中在球心的点电荷,r为球心间的距离.
3.对于两个带电金属球,要考虑表面电荷的重新分布,如图所示.
(1)同种电荷:F<k;(2)异种电荷:F>k.
【例1】(多选)(2021·浙江十校联盟测试)如图所示,a、b、c为真空中三个带电小球,b球带电荷量为+Q,用绝缘支架固定,a、c两小球用绝缘细线悬挂,处于平衡状态时三小球球心等高,且a、b和b、c间距离相等,悬挂a小球的细线向左倾斜,悬挂c小球的细线竖直,则 (  )
A.a、c两小球带同种电荷
B.a、c两小球带异种电荷
C.a小球带电荷量为-4Q
D.c小球带电荷量为+4Q
【答案】 AC
【解析】 已知b球带正电,若c球也带正电,为使悬挂c球的细线竖直,则a球应带负电,此时a球受到b、c两球向右的库仑引力,故悬挂a球的细线向右倾斜,与事实不符;若c球带负电,为使悬挂c球的细线竖直,则a球也应带负电,此时若c球给a球的斥力大于b球给a球的引力,则悬挂a球的细线向左倾斜,与事实相符,综上可知,a、c两球都带负电,A正确,B、D错误.对c球进行分析,由库仑定律和牛顿第二定律有k+k=0,解得Qa=-4Q,C正确.
【素养升华】本题考察的学科素养主要是物理观念及科学思维。
【方法技巧】三个孤立共线点电荷平衡问题
(1)条件:每个点电荷所受合力为零.
(2)平衡规律
“两同夹异”——正、负电荷相互间隔;“三点共线”——三个点电荷分布在同一条直线上;“两大夹小”——中间电荷的电荷量最小;“近小远大”——中间电荷靠近电荷量较小的电荷.
【变式训练】 (多选) (2021·山东省等级考试第二次模拟)内半径为R,内壁光滑的绝缘球壳固定在桌面上。将三个完全相同的带电小球放置在球壳内,平衡后小球均紧靠球壳静止。小球的电荷量均为Q,可视为质点且不计重力。则小球静止时,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
A. 三个小球之间的距离均等于R
B.三个小球可以位于球壳内任一水平面内
C.三个小球所在平面可以是任一通过球壳球心的平面
D.每个小球对球壳内壁的作用力大小均为,k为静电力常量
【答案】 CD
【解析】由小球受力分析可知,三个小球受到球壳的作用力都应沿半径指向圆心,则三小球对称分布,如图所示,
三个小球之间的距离均等于L=2Rcos 30°=R,故A错误;由小球的平衡可知,三个小球所在平面可以是任一通过球壳球心的平面,故B错误,C正确;由库仑定律可知FAC=FBC=k=
其合力为F=2FACcos 30°=
由平衡条件可知,每个小球对球壳内壁的作用力大小均为FN=,故D正确。
【变式训练2】.(2021·黑龙江哈尔滨段考)如图所示,三个完全相同的绝缘金属小球a、b、c位于等边三角形的三个顶点上,c球在xOy坐标系的原点O上,a和c带正电,b带负电,a所带电荷量比b所带电荷量少.关于c受到a和b的静电力的合力方向,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从原点指向第Ⅰ象限   B.从原点指向第Ⅱ象限
C.从原点指向第Ⅲ象限 D.从原点指向第Ⅳ象限
【答案】:D
【解析】:如图所示
内容来自帮提分https://www.sfbroad.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