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导航]
考点内容
要求
高考(全国卷)三年命题情况对照分析
2016
2017
2018
命题分析
欧姆定律
Ⅱ
卷Ⅰ·T23:传感器的应用
卷Ⅱ·T17:电路分析
T23:测电源的内阻
卷Ⅲ·T22:实物连线
卷Ⅰ·T23:研究小灯泡的伏安特性曲线
卷Ⅱ·T23:测微安表的内阻,实物连线
卷Ⅲ·T23:多用电表
卷Ⅰ·T23:热敏电阻的阻值随温度变化的曲线
卷Ⅱ·T22:电表的改装
卷Ⅲ·T23:电阻的测量、实物连线
1.从高考题型看,以选择题和实验题的形式命题,且每年必有电学实验题。
2.对电学实验的考查方式有:基本仪器的使用、读数、画实验原理图、设计实验方案、实验器材的选取、连接实物图等多种方式。
电阻定律
Ⅰ
电阻的串联、并联
Ⅰ
电源的电动势和内阻
Ⅱ
闭合电路的欧姆定律
Ⅱ
电功率、焦耳定律
Ⅰ
实验八:测定金属的电阻率(同时练****使用螺旋测微器)
实验九:描绘小电珠的伏安特性曲线
实验十:测定电源的电动势和内阻
实验十一:练****使用多用电表
第1讲 电路的基本概念和规律
知识排查
欧姆定律
1.电流
(1)形成的条件:导体中有自由电荷;导体两端存在电压。
(2)标矢性:电流是标量,规定正电荷定向移动的方向为电流的方向。
(3)三个表达式:①定义式:I=;②决定式:I=;③微观表达式I=nqvS.
2.欧姆定律
(1)内容:导体中的电流I跟导体两端的电压U成正比,跟导体的电阻R成反比。
(2)公式:I=。
(3)适用条件:适用于金属和电解质溶液,适用于纯电阻电路。
电阻定律
1.电阻定律
(1)内容:同种材料的导体,其电阻跟它的长度成正比,与它的横截面积成反比,导体的电阻还与构成它的材料有关。
(2)表达式:R=ρ。
2.电阻率
(1)计算式:ρ=R。
(2)物理意义:反映导体的导电性能,是导体材料本身的属性。
(3)电阻率与温度的关系
金属的电阻率随温度升高而增大,半导体的电阻率随温度升高而减小。
电阻的串联、并联
串联电路
并联电路
电路图
基本特点
电压
U=U1+U2+U3
U=U1=U2=U3
电流
I=I1=I2=I3
I=I1+I2+I3
总电阻
R总=R1+R2+R3
=++
功率分配
==…=
P1R1=P2R2=…=PnRn
电功率、焦耳定律
1.电功
(1)定义:导体中的自由电荷在电场力作用下定向移动,电场力做的功称为电功。
(2)公式:W=qU=IUt。
(3)电流做功的实质:电能转化成其他形式能的过程。
2.电功率
(1)定义:单位时间内电流做的功,表示电流做功的快慢。
(2)公式:P==IU。
3.焦耳定律
(1)电热:电流流过一段导体时产生的热量。
(2)计算式:Q=I2Rt。
4.热功率
(1)定义:单位时间内的发热量。
(2)表达式:P==I2R。
小题速练
1.思考判断
(1)电流是矢量,其方向为正电荷定向移动的方向。( )
(2)由R=可知,导体的电阻与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与流过导体的电流成反比。( )
(3)由I=知,导体中的电流跟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跟导体的电阻成反比。( )
(4)金属的电阻率由导体本身的性质决定,与温度有关。( )
(5)公式W=UIt适用于任何电路中求电功,Q=I2Rt适用于任何电路求电热。( )
答案 (1)× (2)× (3)√ (4)√ (5)√
2.[人教选修3-1·P43·T3改编]安培提出了著名的分子电流假说,根据这一假说,电子绕核运动可等效为一环形电流。设电荷量为e的电子以速率v绕原子核沿顺时针方向做半径为
r的匀速圆周运
动,关于该环形电流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电流大小为,电流方向为顺时针
B.电流大小为,电流方向为顺时针
C.电流大小为,电流方向为逆时针
D.电流大小为,电流方向为逆时针
解析 电子做圆周运动的周期T=,由I=得I=,电流的方向与电子运动方向相反,故为逆时针。
答案 C
3.(2019·浙江模拟)欧姆不仅发现了欧姆定律,还研究了电阻定律,有一个长方体的金属电阻,材料分布均匀,边长分别为a、b、c,且a>b>c。电流沿以下方向流过该金属电阻,其中电阻值最小的是( )
答案 A
4.(多选)一台电动机的线圈电阻与一只电炉的电阻相同,当二者通过相同的电流且均正常工作时,在相同的时间内( )
A.电炉放出的热量与电动机放出的热量相等
B.电炉两端电压小于电动机两端电压
C.电炉两端电压等于电动机两端电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