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2022年高考物理一轮复习(人教版) 第3章 实验四 探究加速度与物体受力、物体质量的关系.docx


高中 高一 下学期 物理 人教版

1340阅读234下载11页539 KB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下载所得到的文件列表
2022年高考物理一轮复习(人教版) 第3章 实验四 探究加速度与物体受力、物体质量的关系.docx
文档介绍:
实验四 探究加速度与物体受力、物体质量的关系
目标要求 1.理解实验的原理,明确实验过程并能进行数据处理.2.了解实验的注意事项,会对实验进行误差分析.3.能对实验进行创新改进.
实验技能储备
1.实验原理
(1)保持质量不变,探究加速度跟合外力的关系.
(2)保持合外力不变,探究加速度与质量的关系.
(3)作出a-F图像和a-图像,确定a与F、m的关系.
2.实验器材
小车、槽码、细绳、一端附有定滑轮的长木板、垫木、打点计时器、学生电源、导线、纸带、天平、刻度尺、坐标纸.
3.实验过程
(1)测量:用天平测量槽码的质量m′和小车的质量m.
(2)安装:按照如图1所示装置把实验器材安装好,只是不把悬挂槽码的细绳系在小车上(即不给小车牵引力).
图1
(3)补偿摩擦力:在长木板不带定滑轮的一端下面垫上一块薄木块,使小车能匀速下滑.
(4)操作:①槽码通过细绳绕过定滑轮系于小车上,先接通电源后放开小车,断开电源,取下纸带,编号码.
②保持小车的质量m不变,改变槽码的质量m′,重复步骤①.
③在每条纸带上选取一段比较理想的部分,计算加速度a.
④描点作图,作a-F的图像.
⑤保持槽码的质量m′不变,改变小车质量m,重复步骤①和③,作a-图像.
4.数据处理
(1)利用逐差法或v-t图像法求a.
(2)以a为纵坐标,F为横坐标,描点、画线,如果该线为过原点的直线,说明a与F成正比.
(3)以a为纵坐标,为横坐标,描点、画线,如果该线为过原点的直线,就能判定a与m成反比.
5.注意事项
(1)开始实验前首先补偿摩擦阻力:适当垫高木板不带定滑轮的一端,使小车的重力沿斜面方向的分力正好补偿小车和纸带受到的阻力.在补偿摩擦阻力时,不要把悬挂槽码的细绳系在小车上,让小车拉着穿过打点计时器的纸带匀速运动.
(2)实验过程中不用重复补偿摩擦力.
(3)实验必须保证的条件:m≫m′.
(4)一先一后一按:改变拉力或小车质量后,每次开始时小车应尽量靠近打点计时器,并应先接通电源,后释放小车,且应在小车到达滑轮前按住小车.
6.误差分析
(1)实验原理不完善:本实验用槽码的总重力m′g代替小车的拉力,而实际上小车所受的拉力要小于槽码的总重力.
(2)补偿摩擦阻力不准确、质量测量不准确、计数点间距离测量不准确、纸带和细绳不严格与木板平行都会引起误差.
考点一 教材原型实验
例1 (2020·山东模拟)某同学利用如图2甲所示的装置探究加速度与物体受力、物体质量的关系.实验时,把数据记录在表格中,数据是按加速度大小排列的,第8组数据中小车质量和加速度数据漏记.
图2
组号
F/N
m/kg
a/(m·s-2)
1
0.29
0.86
0.34
2
0.14
0.36
0.39
3
0.29
0.61
0.48
4
0.19
0.36
0.53
5
0.24
0.36
0.67
6
0.29
0.41
0.71
7
0.29
0.36
0.81
8
0.29
9
0.34
0.36
0.94
(1)该同学又找到了第8组数据对应的纸带以及小车质量,纸带如图乙所示.已知打点计时器所用交流电的频率为50 Hz,纸带上标出的每两个相邻点之间还有4个打出来的点未画出.请你帮助该同学求出第8组中的加速度a=________ m/s2;
(2)如果要研究加速度与物体受力的关系,需取表格中____________组数据(填组号),作a-F图像;如果要研究加速度与物体质量的关系,需取表格中____________组数据(填组号),作a-m图像.这种研究方法叫作________法;
(3)作出的a-m图像如图丙所示,由图像________(填“可以”或“不可以”)判断a与m成反比.
答案 (1)0.90(0.89~0.92) (2)2、4、5、7、9 1、3、6、7、8 控制变量 (3)不可以
解析 (1)每两个相邻点之间还有4个打出来的点未画出,故相邻点之间的时间间隔为:T=0.02×5 s=0.1 s
根据逐差法可得x34-x12=2a1T2,x23-x01=2a2T2
故加速度为a====×10-2 m/s2=0.90 m/s2.
(2)研究加速度与物体受力的关系,需要保证物体质量不变,选取2、4、5、7、9组数据.
研究加速度与物体质量的关系时,需要控制力F不变,选取1、3、6、7、8组数据.
涉及多个变量时,需要控制其他变量恒定,改变其中一个变量,这种方法为控制变量法.
(3)分析题图丙可知,a-m图线为曲线,并不能说明a与m成反比,故应作a-图线,研究a与成
内容来自帮提分https://www.sfbroad.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