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人教高考物理一轮复习 第10章 专题强化18 带电粒子在有界匀强磁场中的运动.docx


高中 高一 下学期 物理 人教版

1340阅读234下载20页1.13 MB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下载所得到的文件列表
人教高考物理一轮复习 第10章 专题强化18 带电粒子在有界匀强磁场中的运动.docx
文档介绍:
专题强化十八 带电粒子在有界匀强磁场中的运动
目标要求 1.能够确定粒子运动的圆心、半径、运动时间.2.学会处理带电粒子在直线边界、圆形边界磁场中运动的问题.3.会分析带电粒子在匀强磁场中的临界问题和多解问题.
1.圆心的确定方法
(1)若已知粒子轨迹上的两点的速度方向,分别确定两点处洛伦兹力F的方向,其交点即为圆心,如图1甲.
(2)若已知粒子运动轨迹上的两点和其中某一点的速度方向,弦的中垂线与速度垂线的交点即为圆心,如图乙.
图1
图2
2.半径的确定和计算
(1)连接圆心和轨迹圆与边界的交点,确定半径,然后用几何知识求半径,常用解三角形法,如图2
R=或由R2=L2+(R-d)2求得R=
(2)在分析几何关系时,特别要掌握以下两点
①粒子速度的偏向角φ等于圆心角α,且等于AB弦与切线的夹角(弦切角θ)的2倍(如图3所示),即φ=α=2θ=ωt.
②相对的弦切角θ相等,与相邻的弦切角θ′互补,即θ+θ′=π.
图3
3.运动时间的确定
粒子在磁场中运动一周的时间为T,当粒子运动的圆弧所对应的圆心角为α时,其运动时间:t=T或t=(l为弧长).
4.数学原理
(1)几何模型:圆与直线相交、圆与圆相交.
(2)对称性:圆与直线相交,轨迹(圆弧)关于圆心到边界的垂线轴对称;轨迹圆和磁场圆相交,轨迹(圆弧)关于两圆心的连线轴对称.(如图4)
 
图4
(3)构造三角形
(4)确定角度
①有已知角度:利用互余、互补、偏向角与圆心角的关系、弦切角与圆心角的关系确定;
②没有已知角度:利用边长关系确定.
题型一 带电粒子在有界匀强磁场中的运动
1.直线边界(进出磁场具有对称性,如图5所示)
图5
2.平行边界(往往存在临界条件,如图6所示)
图6
3.圆形边界(进出磁场具有对称性)
(1)沿径向射入必沿径向射出,如图7所示.
图7
(2)不沿径向射入时,如图8所示.
射入时粒子速度方向与半径的夹角为θ,射出磁场时速度方向与半径的夹角也为θ.
图8
      直线边界的磁场
例1 (2020·黑龙江大庆市实验中学高三开学考试)如图9所示,直线MN上方有垂直纸面向里的匀强磁场,电子1从磁场边界上的a点垂直MN和磁场方向射入磁场,经t1时间从b点离开磁场.之后电子2也由a点沿图示方向以相同速率垂直磁场方向射入磁场,经t2时间从a、b连线的中点c离开磁场,则为(  )
图9
A.3 B.2 C. D.
答案 A
解析 电子1、2在磁场中都做匀速圆周运动,根据题意画出两电子的运动轨迹,如图所示,
电子1垂直边界射进磁场,从b点离开,则运动了半个圆周,ab即为直径,c点为圆心,电子2以相同速率垂直磁场方向射入磁场,经t2时间从a、b连线的中点c离开磁场,根据半径r=可知,电子1和2的半径相等,根据几何关系可知,△aOc为等边三角形,则电子2转过的圆心角为60°,所以电子1运动的时间t1==,电子2运动的时间t2==,所以=3,故A正确,B、C、D错误.
      圆形边界磁场
例2 (多选)如图10所示为一圆形区域的匀强磁场,在O点处有一放射源,沿半径方向射出速率均为v的不同带电粒子,其中带电粒子1从A点飞出磁场,带电粒子2从B点飞出磁场,不考虑带电粒子的重力,则(  )
图10
A.带电粒子1与带电粒子2在磁场中运动时间之比为2∶1
B.带电粒子1与带电粒子2在磁场中运动时间之比为2∶3
C.带电粒子1的比荷与带电粒子2的比荷之比为3∶1
D.带电粒子1的比荷与带电粒子2的比荷之比为∶1
答案 BC
解析 两个粒子的轨迹圆心O1、O2位置如图所示,二者轨迹对应的圆心角分别为120°、60°,设圆形磁场的半径为R,由几何知识可得两个粒子的轨迹半径分别为R、R,结合公式r=、T=可知,二者比荷之比为3∶1,周期之比为1∶3,又因为二者轨迹对应的圆心角分别为120°、60°,所以二者在磁场中运动时间之比为2∶3,选项B、C正确.
例3 (2016·全国卷Ⅱ·18)一圆筒处于磁感应强度大小为B的匀强磁场中,磁场方向与筒的轴平行,筒的横截面如图11所示.图中直径MN的两端分别开有小孔,筒绕其中心轴以角速度ω顺时针转动.在该截面内,一带电粒子从小孔M射入筒内,射入时的运动方向与MN成30°角.当筒转过90°时,该粒子恰好从小孔N飞出圆筒.不计重力.若粒子在筒内未与筒壁发生碰撞,则带电粒子的比荷为(  )
图11
A. B.
C. D.
答案 A
解析 画出粒子的运动轨迹如图所示,由洛伦兹力提供向心力得,qvB=m,
内容来自帮提分https://www.sfbroad.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