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人教物理2021届高考二轮精品专题一 力与直线运动 教师版.docx


高中 高一 下学期 物理 人教版

1340阅读234下载9页528 KB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下载所得到的文件列表
人教物理2021届高考二轮精品专题一 力与直线运动 教师版.docx
文档介绍:

.
本专题包括力与物体的平衡,直线运动与牛顿运动定律。力与物体的平衡命题重点是力的动态平衡;通过情境紧密联系生活,考查考生从实际问题中构建物理模型的能力。一般需要利用整体法和隔离法进行受力分析,题型一般为选择题。直线运动多与交通、体育运动等真实情境结合,考查匀变速直线运动相关概念、规律及公式的应用,增强考生从运动图象中提取信息的能力和推理能力。题型以选择题、较为综合的计算题为主。
一、力与物体的平衡
1.处理平衡问题的基本思路
确定平衡状态(加速度为零)→巧选研究对象(整体法或隔离法)→受力分析→建立平衡方程→求解或作讨论。
2.常用的方法
(1)在判断弹力或摩擦力是否存在以及确定它们的方向时常用假设法。
(2)求解平衡问题时常用二力平衡法、矢量三角形法、正交分解法、相似三角形法、图解法等。
3.带电体的平衡问题仍然满足平衡条件,只是要注意准确分析场力——电场力、安培力或洛伦兹力。
4.如果带电粒子在重力场、电场和磁场三者组成的复合场中做直线运动,则一定是匀速直线运动,因为F洛⊥v。
二、直线运动与牛顿运动定律
1.基本思路

2.解题关键
抓住两个分析,受力分析和运动情况分析,必要时要画运动情景示意图。对于多运动过程问题,还要找准一个转折点,特别是转折点的速度。
3.常用方法
(1)整体法与隔离法:单个物体的问题通常采用隔离法分析,对于连接体类问题的分析通常是整体法与隔离法的综合应用。
(2)正交分解法:一般沿加速度方向和垂直于加速度方向进行分解,有时根据情况也可以把加速度进行正交分解。
(3)逆向思维法:把运动过程的末状态作为初状态的反向研究问题的方法,一般用于匀减速直线运动问题,比如刹车问题、竖直上抛运动的问题。
经典训练题
1.质量为M的斜面体放在光滑水平地面上,其倾角为30°,斜面上放一质量为m的物块,物块通过绕过轻质滑轮的轻绳与弹簧测力计相连,弹簧测力计的另一端与地面上的P点通过轻绳相连,如图所示。用水平力F推着斜面体在水平面上缓慢向左移动,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不断减小
B.水平力F不断减小
C.地面对斜面体的支持力不断减小
D.斜面对物块的摩擦力不断增大
【解析】滑块受重力、支持力、拉力和滑动摩擦力,在斜面体向左运动的过程中,四个力的方向均不变,根据平衡条件,拉力T=mgsin 30°+μmgcos 30° 保持不变,故A错;设弹簧测力计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θ ,对斜面体和滑块整体分析,受推力、重力、绳子的拉力、支持力,水平方向,F=Tcos θ ,斜面体在水平面上缓慢向左移动θ变小,所以推力F增大,故B错;竖直方向,N=(M+m)g+Tsin θ ,因为θ 减小,T不变,故N减小,C对;物块受到的是滑动摩擦力,f=μmgcos 30°, 大小恒定不变,故D错。
【答案】C
【点评】解答本题,要注意整体法与隔离法的应用:整体法与隔离法——单个物体的问题通常采用隔离法分析;对于连接体类问题的分析通常是整体法与隔离法的综合应用——正交分解法:一般沿加速度方向和垂直于加速度方向进行分解,有时根据情况也可以把加速度进行正交分解。
2.图甲中的塔吊是现代工地必不可少的建筑设备,图乙为150 kg的建筑材料被吊车拉着运动过
内容来自帮提分https://www.sfbroad.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