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最新人教版历史八年级上学期4.1.3 北方的民族交融 同步测试(含答案).zip


初中 八年级 上学期 历史 人教版

1340阅读234下载7页112 KB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下载所得到的文件列表
文档介绍:
第三框 北方的民族交融[见学生用书P69]
1.少数民族内迁
(1)时间:东汉、魏、晋时期。
(2)内迁民族:北方和西方少数民族。主要有__匈奴__、__鲜卑__、__羯__、__氐__、__羌__。
(3)规模:至西晋初年,内迁各族人数已达到几百万,在关中地区,少数民族甚至占到总人口的一半。
(4)影响:内迁各族同汉族__长期杂居__,__相互交融__,民族界限日益模糊。
少数民族内迁分布状况:
少数民族
原居住地区
新居住地区
匈奴
蒙古草原
今晋、陕、甘三省境内
鲜卑
大兴安岭一带
今辽东、辽西、内蒙古、山西

西域一带
今山西地区

川、陕、甘交界
今陕西、甘肃一带

甘肃、青海
今甘肃、陕西一带
2.北魏的建立和统一
(1)建立:十六国后期,__鲜卑__族的一支拓跋部强大起来,建立了__北魏__,定都__平城__(今大同)。
(2)统一:北魏依靠骁勇善战的骑兵部队,长驱直入中原,迅速吞并北方地区的几个割据政权,439年,统一__黄河__流域,结束了十六国长期纷乱割据的局面。
3.北魏孝文帝改革
(1)背景:黄河流域统一后,各族人民长期生活在一起,交往频繁,在生产技术和生活****俗上互相影响,__民族交融__已经成为趋势。
(2)时间:494年。
(3)目的:更好地接受中原地区的__先进文化__;加强对__中原地区__的统治。
(4)措施
①迁都__洛阳__:平城气候干旱,粮食不能满足都城众多人口的需要;平城位置偏北,不利于北魏对中原广大地区的统治,也不利于学****和接受中原先进文化。(原因)
②汉化改革:改革__鲜卑__旧俗,禁止在朝廷上使用鲜卑语,统一使用__汉语__;规定官员和家属必须穿戴汉族__服饰__;改鲜卑族的姓氏为__汉族__姓氏,把皇族姓氏由拓跋改为元;鼓励鲜卑贵族与汉族贵族__联姻__;采用汉族的官制、律令;学****汉族的__礼法__,尊崇__孔子__,以孝治国。
(5)影响:孝文帝的改革,适应了__社会经济__的发展,大大加快了__北方民族交融__的步伐。此后,传统的汉文化得到进一步发展。
4.北魏的发展:孝文帝改革后,传统的汉文化得到进一步发展。中原地区礼仪兴盛,人才济济,物产丰富。
5.南北朝
(1)北朝:6世纪前期,北魏内乱不止,分裂为__东魏__和__西魏__,又分别演变为__北齐__和__北周__。历史上把北方的这五个朝代称为“__北朝__”。
(2)南朝:从420年开始的160多年间,南方先后经历了宋、齐、梁、陈四个朝代,都城都在建康,历史上总称“南朝”。
(3)南北朝:5世纪初至6世纪末,南朝和北朝对峙的时期统称为“__南北朝__”。
(4)南北朝的关系:南北朝后期,南北双方关系出现了明显变化。使节往返日益频繁,__互市交易__越来越多,南北交往趋于正常。
(5)影响:为国家__重新统一__创造了条件。
一、选择题
1.“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地见牛羊。”广袤无垠的北方草原上生活着许多游牧民族。他们大规模内迁发生在( C )
A.西汉时期 B.三国时期
C.东汉、魏、晋时期 D.东晋时期
2.自孝文帝后,北魏皇帝死后的谥号多采用“孝”字,如“孝武帝”“孝明帝”等。下列内容与此有关的是
内容来自帮提分https://www.sfbroad.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