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人教高考物理一轮复习 第1章 专题强化2 追及相遇问题.pptx


高中 高一 下学期 物理 人教版

1340阅读234下载69页5.09 MB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下载所得到的文件列表
人教高考物理一轮复习 第1章 专题强化2 追及相遇问题.pptx
文档介绍:
大一轮复****讲义
第一章 运动的描述 匀变速直线运动
专题强化二 追及相遇问题
【目标要求】
1.掌握处理追及相遇问题的方法和技巧.
2.会用图象分析追及相遇问题.
3.会熟练运用运动学公式结合运动图象解决追及相遇的综合问题.
内容索引
NEIRONGSUOYIN
题型一 追及相遇问题
题型二 图象法在追及相遇问题中的应用
课时精练
题型一 追及相遇问题
01
1.分析思路
可概括为“一个临界条件”“两个等量关系”.
(1)一个临界条件:速度相等.它往往是物体间能否追上或两者距离最大、最小的临界条件,也是分析、判断问题的切入点;
(2)两个等量关系:时间等量关系和位移等量关系,通过画草图找出两物体的位移关系是解题的突破口.
2.能否追上的判断方法(临界条件法)
物体B追赶物体A:开始时,两个物体相距x0,当vB=vA时,若xB>xA+x0,则能追上;若xB=xA+x0,则恰好追上;若xB<xA+x0,则不能追上.
3.特别提醒
若被追赶的物体做匀减速直线运动,一定要注意判断被追上前该物体是否已经停止运动.
4.常用分析方法
(1)物理分析法:抓住“两物体能否同时到达空间某位置”这一关键,认真审题,挖掘题目中的隐含条件,建立物体运动关系的情境图.
(2)二次函数法:设相遇时间为t,根据条件列方程,得到关于位移x与时间t的二次函数关系,由此判断两物体追及或相遇情况.
①若Δ>0,即有两个解,说明可以相遇两次;
②若Δ=0,说明刚好追上或相遇;
③若Δ<0,说明追不上或不能相遇.
(3)极值法
设经过时间t,分别列出两物体的位移—时间关系式,得位移之差Δx与时间的二次函数,再利用数学极值法求解距离的最大(或最小)值.
(4)图象法:将两个物体运动的速度—时间关系图线在同一图象中画出,然后利用图象分析、求解相关问题.
例1 一辆汽车在十字路口等候绿灯,当绿灯亮时汽车以a=3 m/s2的加速度开始加速行驶,恰在这时一辆自行车以v=6 m/s的速度匀速驶过,从后边超过汽车.则汽车从路口启动后,在追上自行车之前经过多长时间两车相距最远?此时两车的距离是多少?
答案 2 s 6 m
解法二(极值法):设汽车在追上自行车之前经过时间t两车相距最远,
解析 解法一(分析法):汽车与自行车的速度相等时相距最远,设此时经过的时间为t,两车间的距离为Δx,则有v=at
内容来自帮提分https://www.sfbroad.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