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语文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第18课《鸟》导学案.doc


初中 七年级 上学期 语文 人教版

1340阅读234下载5页26 KB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下载所得到的文件列表
语文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第18课《鸟》导学案.doc
文档介绍:
《鸟》导学案
学****目标:
1、反复诵读,积累优美的语句,体会文章的精美之处。
2、分析作者对鸟的感情,理解文章表达的主旨。
3、感悟作者对鸟的生存和命运的思考。
学****重难点
重点:分析作者对鸟的感情,理解文章表达的主旨。
难点:感悟作者对鸟的生存和命运的思考。
第一课时
学****目标:
整体感知课文,理清文章思路。 自主学****一、导入,介结作者
梁实秋(1903~1987),原籍浙江杭县,生于北京,原名梁治华,字实秋,一度以秋郎、子佳为笔名。中国著名的散文家、学者、文学批评家、翻译家。1920年发表了第一篇翻译小说《药商的妻》,1921年发表第一篇散文诗《荷水池畔》。曾与徐志摩、闻一多创办新月书店,主编《新月》月刊。国内第一个研究莎士比亚的权威,曾与鲁迅等左翼作家笔战不断。一生给中国文坛留下了两千多万字的著作。代表作有《雅舍小品》、《雅舍谈吃》、《看云集》、《偏见集》、《秋室杂文》、长篇散文集《槐园梦忆》等,译有《莎士比亚全集》等。主编有《远东英汉大辞典》。散文幽默风趣,看似平平淡淡,实则用意深远。梁实秋与林语堂、周作人,都可称为散文大家。
《鸟》收录在梁实秋著名散文作品集《雅舍小品》的第一集中,《雅舍小品》是梁实秋1939年在四川北碚雅舍所写的小品文的结集。
二、初读课文,识记生字读音和写法,理解疑难词义。
1、一读课文,读准字音。
抟扶摇(tuán)蜷伏(quán)栅栏(zhà)鸟啭(zhuàn) 呱呱(gū)嘹亮(liáo)曳(yè)
长喙(huì) 丰腴(yú)臃肿(yōng)倏(shū)迷惘(wǎng) 伫立(zhù)鸢(yuān)魁梧(kuí wǔ)
蓦然(mò) 料峭(qiào)战栗(lì)抖擞(sǒu) 戟(jǐ) 蓑衣(suō)褴褛(lán lǚ)
伶仃(líng dīng)窗棂(líng)鸱枭(chī xiāo)干瘪(biě)烟囱(cōng)
2、二读课文,结合课文理解词义
俊俏:(相貌)好看。
迷惘:由于分辨不清而困惑。
料峭:形容微寒(多指春寒)。
据为己有:占据为自己所有。
孤苦伶仃:孤单无靠;生活困苦。
三、细读课文,感知课文内容。
1、散文都有一条线索贯穿全文,本文的线索是什么?
我爱鸟。
2、作者在本 文的一开头便点出自己喜爱鸟,“我爱鸟”。通读全文,请分条概括作者喜爱鸟的原因。
(1)“我”爱鸟的声音。声音,如交响乐,如哀乐,让我的心情为之沉醉;
(2)“我”爱鸟的形体。鸟的形体较之世界其他生物,更俊俏,就是盘旋着的鸢鹰亦是一种令人喜悦的雄姿;
(3)鸟给“我”的悲苦也是让“我”喜爱鸟的原因之一。
3、理清课文思路,在横线上填上恰当的词语。
示例:见到笼中鸟,那羽翮不整,蜷伏不动的样子,我感到苦闷;
听到鸟声音,那清脆嘹亮,圆润和谐的鸣叫,我感到喜悦;
看到鸟形体,那俊俏优美,玲珑饱满的模样,我感到快乐;
知道杜鹃鸟,那豪横无情,鸠占鹊巢的劣行,我感到坦然;
发现风中鸟,那战栗抖擞,孤苦伶仃的境遇,我感到悲苦。
4、再读课文,根据内容划意义段,并概括大意
第一部分(①):提出全篇主旨
第二部分(②):笼中鸟的苦闷。
第三部分(③-⑥):自由之鸟可爱。
第四部分:(⑦)不自由的鸟不可爱。
四、小结
内容来自帮提分https://www.sfbroad.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