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上册古诗词默写(常考)整理
标红的字词为考生易书写错误的字词
提示型默写
一、《观沧海》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2、水何滄澹,山岛竦峙。
3、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4、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二、《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三、《次北固山下》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3、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4、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四、《天净沙秋思 》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五、《峨眉山月歌》
: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 。
2、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
六、《江南逢李龟年》
1、岐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
2、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
七、《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
强欲登高去,无人送酒来。
2、遥怜故园菊,应傍战场开。
八、《夜上受降城闻笛》
1、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
九、《秋词》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2、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十、《夜雨寄北》
1、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十一、《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1、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
2、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人梦来。
十二、《潼关》
1、河流大野犹嫌束,山入潼关不解平。
理解型默写
《观沧海》
《观沧海》中,运用了叙事的表达方式的诗句是: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观沧海》中,开篇点题,交代了观海的方位、地点以及观察的对象的诗句是: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观沧海》中,写观海时所见的全景(描写了海水和山岛的景象),显示了大海的辽阔和威严的诗句是: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观沧海》中,写大海水波动荡,山岛高耸突兀的句子是: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观沧海》中,展现海岛生机勃勃的诗句是: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观沧海》中,写出了山岛上树木、百草的生机勃勃、欣欣向荣的诗句是: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观沧海》中,展现了大海的惊人力量和宏伟气势的诗句是: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8、《观沧海》中,诗人描绘大海波澜壮阔的景象的诗句是: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9、***《浪淘沙·北戴河》中有句:“萧瑟秋风今又是。”《观沧海》中与之意思相近的是: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10、《观沧海》中,写出了诗人借助奇特的想象,通过描写大海吞吐日月星辰,包蕴万千的壮丽景象,表达了诗人宏伟的政治抱负、建功立业的雄心壮志。(表达了诗人博大的胸襟,抒发了诗人想要统一中原,建功立业的远大政治抱负)的诗句是: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1、《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中写景兼点明时令,给人一种飘零之感和离别之恨的诗句是: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2、《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中,诗人发挥想象(运用拟人修辞或情景交融),表达出诗人对被贬友人的深切同情与关切、思念、牵挂之情的诗句是: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3、《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中,借景抒情蕴含飘零之感、离别之恨、迁谪之远的诗句是: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4、《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中,借明月托付思念的诗句是: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三、《次北固山下》
1、《次北固山下》中运用了对偶的修辞手法,展现了平野开阔、大江直流、波平浪静的景象(以小景传大景之神)的诗句是: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2、《次北固山下》中,描绘涨潮时水面宽阔、帆船顺风而行的诗句是: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3、+《次北固山下》中写景兼点明时令,早春时节的诗句: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4、《次北固山下》中,蕴含着一种序交替的自然理趣,或者蕴含着旧事物中孕育着新的生命的哲理,或者揭示了新事物必将取代旧事物的自然规律,给人以乐观、积极、向上的鼓舞力量的诗句: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5、《次北固山下》中既有实景之美,又有虚景之壮阔的诗句是: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6、《次北固山下》中,采用设问的修辞和雁足传书的典故,表达了强烈的思想之情的诗句是: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四、《天净沙秋思 》
1、《天净沙·秋思》中,写农村晚景的句子是: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2、《天净沙·秋思》中,渲染萧条.冷落.凄凉气氛的写景的句子是:枯藤老树昏鸦,古道西风瘦马。
3、《天净沙·秋思》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