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第13课《植树的牧羊人》知识点梳理.docx


初中 七年级 上学期 语文 人教版

1340阅读234下载3页26 KB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下载所得到的文件列表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第13课《植树的牧羊人》知识点梳理.docx
文档介绍:
《植树的牧羊人》
【知识梳理】
1.作者
让·乔诺(1895—1970),法国著名作家、电影编剧。多部作品获奖,部分作品被搬上银幕,被认为是法国20世纪最著名的作家之一。他的作品风格多样,多半以他的家乡和周边地区——阿尔卑斯山和普罗旺斯地区为背景。
2.文章分析
活 动
段落
时间
牧羊人活动
环境变化
一访牧羊人
2--12
1913
为“我”打水捡橡子 种橡树
荒野无际 村庄废弃
泉眼干涸 狂风呼啸
二访牧羊人
13--17
1919
改养蜜蜂
一直在种树
绿树成荫
重见溪水
三访牧羊人
19--20
1945
种树
微风飘香 树林唱歌 泉水冒出
村庄富饶 人口增加
【例题精讲】
1.课文重点句子分析
(1)他拿出一个袋子,从里面倒出了一堆橡子。接着,一颗一颗仔细地挑选起来。
这句话运用动作描写,表现牧羊人挑选橡子认认真真,心无旁骛的态度。
(2)房间里收拾得很整齐,餐具洗得干干净净,地板上没有一点儿灰尘,***也上过了油。……补丁的针脚也很细,几乎看不出来。
这句话运用动作、外貌描写,表现牧羊人生活中一丝不苟,做事干净利落的特点。
(3)三年以来,他一直这样,一个人种着树。他已经种下了十万颗橡子。在这十万颗橡子中,有两万颗发了芽。而这两万棵树苗中,有将近一半,可能会被动物咬坏,或是因为什么想不到的原因死掉。剩下的一万棵树苗,会在这光秃秃的土地上扎根,长成大树。
虽然种下十万颗橡子,最终只有一万棵树苗长成大树,但牧羊人始终坚持种树,表现他坚守信念,坚持不懈的性格特点。
(4)每当我想到这位老人,他靠一个人的体力与毅力,把这片荒漠变成了绿洲,我就觉得,人的力量是多么伟大啊!
牧羊人无私奉献,不求回报,毅力顽强,默默无闻地改变人类的生存环境。
(5)可是,他先是失去了唯一的儿子,接着,妻子也去世了。……这地方缺少树;没有树,就不会有生命。
牧羊人摆脱失去亲人的痛苦,在孤独中植树,表现了他的乐观坚强。
2.课文分析
(1)作者为什么以“植树的牧羊人”为题?
在英文中,“牧羊人”还是基督耶稣的意思。文中的牧羊人日复一日地植树,终于使荒漠变成了绿洲,使上万人受惠,其行为宛如救世的基督。作者以“植树的牧羊人”为题,包含赞美之情。
(2)文章结尾段运用了哪种表达方式?有什么作用?
结尾段运用了议论抒情的表达方式,作者抒发了对牧羊老人的敬佩之情,赞美了牧羊人的毅力和无私奉献的品质,在内容上突出了本文的中心,在结构上同开头段照应,使得结构严谨。
【课堂练****植树的牧羊人》选段(10分)
①他不住帐篷,而是住在一座结实的房子里。看得出,他是一点一点地把一座破旧的房子修整成现在的样子的。房顶很严实,一滴雨水也不漏。风吹在瓦上,发出海浪拍打沙滩的声音。房间里收拾得很整齐,餐具洗得很干干净净,地板上没有一点灰尘,***也上过了油。炉子上,还煮着一锅热腾腾的汤。看得出,他刚刚刮过胡子。他的衣服扣子缝得结结实实,补丁的针脚也很细,几乎看不出来。
②我们一起喝了热汤。饭后,我要把烟袋递给他。可是,他回答说不吸烟。他的那条大狗也像主人
内容来自帮提分https://www.sfbroad.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