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语文部编七年级《孙权劝学》课时培优训练.docx


初中 七年级 上学期 语文 人教版

1340阅读234下载17页30 KB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下载所得到的文件列表
语文部编七年级《孙权劝学》课时培优训练.docx
文档介绍:
试卷第1页,总11页
试卷第2页,总11页
第4课《孙权劝学》课时培优训练
1. 阅读下面文本,完成下列各题。
孙权劝学
【甲】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孙权劝学》)
【乙】濮州刺史庞相寿坐***解任,自陈尝在秦王幕府。上怜之,欲听还旧任。魏征谏曰:“秦王左右,中外甚多,恐人人皆恃恩私,足使为善者惧。”上欣然纳之,谓相寿曰:“我昔为秦王,乃一府之主;今居大位,乃四海之主,不得独私故人。大臣所执如是,朕何敢违!”赐帛遣之。相寿流涕而去。
(选自《资治通鉴》)
(1)阅读古诗文时,我们可以借助已经学过的知识,运用迁移推理的的方法疏通文意。请用这种方法完成下列问题。
选文中“卿今当涂掌事”的“当涂”可以联系成语“财狼当涂”的“当涂”,都是“_______________”的意思;“蒙辞以军中多务”中“辞”的小篆字体是,造字的本义是“辞,讼也。诉讼,打官司”,这里可以解释为“_______________”。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①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②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3)【甲】文“结友而别”与【乙】文“相寿流涕而去”各有什么妙处?
 
2. 阅读下面文本,完成下列各题。
【甲】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乙】盖汝好学,在家足可读书作文,讲明义理​①,不待远离膝下​②,千里从师。汝既不能如此,即是自不好学,已无可望之理。然今遣汝者恐汝在家汩​③于俗务不得专意。又父子之间,不欲昼夜督责。及无朋友闻见,故令汝一行。汝若到彼,能奋然勇为,力改故****一味勤谨,则吾犹可望。不然,则徒劳费。只与在家一般,他日归来,又只是伎俩​④人物,不知汝将何面目,归见父母亲戚乡党
试卷第3页,总11页
试卷第2页,总11页
​⑤故旧耶?念之!念之!“夙兴夜寐,无忝​⑥尔所生!”在此一行,千万努力。
(选自朱熹《与长子受之》)
【注】①义理:指讲求经义、探究名理的学问。②膝下:这里指父母。③汩:搅乱,扰乱。④伎俩:原指不正当的手段,这里是不务正业的意思。⑤乡党:家乡的人。⑥无忝:不要辱没。忝:辱。
(1)解释画线词的意思。
①蒙辞以军中多务_______________
②力改故****_______________
(2)将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②盖汝好学,在家足可读书作文,讲明义理。

(3)请用“/”给下面的句子断句,断两处。
然今遣汝者恐汝在家汩于俗务不得专意。

(4)【甲】文中孙权为什么要劝吕蒙读书?【乙】文中朱熹让儿子离家求学的原因是什么?
 
3. 阅读下面文本,完成下列各题。
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孙权劝学》)
(1)解释文中画线的词语。
①谓(        )
②但(        )
③益(        )
④遂(        )
(2)翻译下列句子。
①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②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

(3)本文所揭示的道理对你有什么启示?
 
4. 阅读下面文本,完成下列各题。
【甲】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试卷第3页,总11页
试卷第10页,总11页
【乙】晋平公问于师旷曰:“吾年七十欲学恐已暮矣。”师旷曰:“何不炳烛①乎?”平公曰:“安有为人臣而戏其君乎?”师
内容来自帮提分https://www.sfbroad.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