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语文京改版七年级《山居秋暝》练习.doc


初中 七年级 上学期 语文 京改版

1340阅读234下载3页23 KB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下载所得到的文件列表
语文京改版七年级《山居秋暝》练习.doc
文档介绍:
《山居秋暝》练****一、单项选择题【1.C 2.B 3.D 4.A】
1.作品融诗、画、音乐于一体,风格清新淡雅的唐代诗人是【】
A. 李白 B.杜甫 C.王维 D.白居易
2. 在下列诗人中,属于山水田园诗派代表作家的是【】
A.王昌龄 B.王维 C.岑参 D.李商隐
3. 在下列作品中,属于五言律诗的是 【】
A. 陶渊明的《饮酒》 B.杜甫的《蜀相》
c. 李商隐的《无题》 D.王维的《山居秋暝》
4.王维的《山居秋暝》是一首 【】
A.山水诗 B.田园诗 C.边塞诗 D.爱情诗
二、 多项选择题【1.ABCD 2.ABCDE 3.BC】
1.《山居秋暝》中渗透着诗人高洁志趣的景物有 【】
A.明月 B.石 c.松 D.清泉 E.竹
2.《山居秋暝》的主要艺术特点有【】
A. 景物白描 B.以动衬静
c. 视听交错 D.诗情画意 E. 风格清新
3. 王维田园山水诗所继承的前代诗人有 【】
A.曹操 B.陶渊明 c.谢灵运 D.屈原 E.孟浩然
三、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
1.空山新雨后。【空山:幽静的山。】
2.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歇:消逝。王孙:代表隐者。 语出《楚辞·招隐士》:“王孙游兮不归,春草生今萋萋。”“王孙游兮归来,山中兮不可以久留。”】
四、简答题
1.分析《山居秋暝》这首诗所表现出来的“诗中有画”的特点。
答:《山居秋暝》是王维山水诗的代表作,也鲜明地体现了“诗中有画”的特点。在这首诗中,诗人以画家的眼光来观察景物,并在诗中成功地写出完整的画面。开头两句就给这幅画定下了暗淡而清新的色调:秋天的傍晚,刚刚下过雨。三四句写景,月光从松树的缝隙照到地上,清泉从石上流过。五六句写景和人,竹林中的女子,莲花中的渔船,诗中既有总体的色调常渲染,又有具体的景物刻画,山月、清泉、竹林、莲花、浣女、渔舟,构成了一幅完整的画面。
21·cn·jy·com
2.这首诗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情趣?
答:我们可以看到,在这优美的画幅当中,充满着宜人的情趣,表明了作者对这种生活的向往。
五、阅读下列语段,回答问题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1) 如何理解这首诗中以动写静、动静相衬的表现手法?
答:这首诗一个突出的特点就是用以动写静、动静相衬的手法,写出了山村宁静优美的景色。傍晚,秋雨过后,明月初照,清新而静谧。但诗人并没有一味写山村如何宁静,而是写静中之动,写清泉在石上流淌,写洗衣女于在竹林中说笑,写渔船归来搅动莲花,给这幽静的画面增添了生趣,多了一种宜人的情调。动静互相映衬,收到了良好的艺术效果。
(2) 诗中哪儿句使用了对仗?
答:五言律诗中间两联要求使用对仗,如三四句“明月”对“清泉”,“松间”对“石上”,“照”对“流”;五六句“竹喧”对“莲动”,“归”对“下”,“浣女”对“渔舟”
六、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1)~(2)题。
山居秋暝
王 维
空 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 舟。
内容来自帮提分https://www.sfbroad.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