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七年级《夸父逐日》《共工怒而触不周山》过关测试题.doc


初中 七年级 上学期 语文 人教版

1340阅读234下载3页29 KB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下载所得到的文件列表
七年级《夸父逐日》《共工怒而触不周山》过关测试题.doc
文档介绍:
七年级《夸父逐日》《共工怒而触不周山》过关测试题
                       班级: 姓名: 学号: 21·cn·jy·com
夸父逐日原文:夸父与日逐走,入日;渴,欲得饮,饮于河、渭;河、渭不足,北饮大泽。未至,道渴而死。弃其杖,化为邓林。www.21-cn-jy.com
共工怒而触不周山原文:昔者,共工与颛顼争为帝,怒而触不周山,天柱折,地维绝。天倾西北,故日月星辰移焉;地不满东南,故水潦尘埃归焉。
一、加点字词注音。4分
夸父( kuā ) 颛顼( zhuān )( xū ) 水潦( lǎo )
二、解释加线字词 20分
1、逐日( 追赶 ) 2、逐走( 赛跑 )
3、入日( 落下 ) 4、欲得饮( 想要 )( 喝水 )
5、饮于河、渭( 到 ) 6、河、渭不足 ( 黄河) ( 够 )
7、北饮大泽( 向北 ) 8、弃其杖( 他的 )
9、昔者( 从前 ) 10、怒而触不周山( 撞 )
11、地维绝( 绳子 )( 断) 12、故日月星辰移焉(所以 )( 这里 )
13、地不满东南( 坍陷 ) 14、故水潦尘埃归焉( 积水 )( 聚集 )
三、翻译重点语句 16分
1、夸父与日逐走,入日;渴,欲得饮。
夸父与太阳竞跑,一直追赶到太阳落下的地方;他感到口渴,想要喝水。
2、未至,道渴而死。弃其杖,化为邓林。
还没赶到大湖,就半路渴死了。他遗弃的手杖,化成桃林。
3、怒而触不周山,天柱折,地维绝。
共工发怒撞不周山,支撑天的柱子折了,系挂地的绳子断了。
4、天倾西北,故日月星辰移焉;地不满东南,故水潦尘埃归焉。
天向西北方倾斜,所以日月星辰都朝西北方移动;大地的东南角陷塌了,所以江河泥沙朝东南角流去。
四、课文理解 60分(每个6分)
1、《夸父逐日》选自:《山海经》 ,《共工怒触不周山》选自 《淮南子》 ,它们都是 神话 (体裁)。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2、怎么看待夸父敢于“与日逐走”?
①积极意义:表现夸父的宏大志向,巨大的力量和气魄,英勇的气概。
②消极方面:比喻自不量力。但这种理解不合乎《夸父逐日》作为神话在本质上所具有的积极意义
3、怎样理解“弃其杖,化为邓林。”(4分)
夸父遗下的手杖化为一片桃林,以富有诗意的高度想像力,丰富了《夸父逐日》这一神话的内涵,不仅表现他本领大,更丰富了这个英雄的形象,表现了一种勇敢追求、死而不已、甘为人类造福的精神,使整个神话更具有浪漫主义的魅力。 21教育网
4、从《夸父逐日》要表达古代人民怎样的愿望与精神?(4分)
表现古代人民挑战自然、征服自然的愿望和顽强的毅力。 
5、夸父是怎样一个人物?(2分)
夸父是一个不怕困难,勇于探索;敢于挑战大自然;热爱光明,憎恶黑暗;有理想、有抱负、有牺牲精神的人。
6、“怒而触不周之山”中的“怒”字表现了共工怎样的性格特点?
 “怒”字表现了共工的豪气、勇敢;也反映出他性格的暴躁、刚烈。
7、如何理解《共工怒触不周山
内容来自帮提分https://www.sfbroad.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