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第八单元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和人民解放战争-2020-2021学年高中历史学业水平考试重点知识梳理(中外历史纲要上)【人教】.docx


高中 高一 上学期 历史 人教版

1340阅读234下载9页28 KB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下载所得到的文件列表
第八单元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和人民解放战争-2020-2021学年高中历史学业水平考试重点知识梳理(中外历史纲要上)【人教】.docx
文档介绍:
第八单元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和人民解放战争
第23课 从局部抗战到全面抗战
课程标准:
了解日本军国主义的侵华罪行;通过了解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的抗战,感悟中华民族英勇不屈的精神,认识中国共产党是全民族团结抗战的中流砥柱;认识中国战场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理解十四年抗战胜利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的历史意义。
学****重点:
国共第二次合作与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
难点: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的原因与过程
一、局部抗战
1.日本侵华的原因
(1)侵华是日本既定国策:(2)转嫁经济危机:(3)国际局势:国际社会绥靖之风盛行。
2.日本侵华的过程
(1)九一八事变:1931 年 9 月 18 日夜,日本关东军制造了九一八事变,这一事变标志着中国局部抗战开始。随后,日军扩大侵略,占据整个东北。
(2)中国局部抗战的地位和意义(背):揭开了中国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序幕;促进了中华民族的空前大觉醒;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和抗战的最后胜利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3)一·二八事变:1932 年 1 月 28 日,日军又在上海挑起侵略战争。
(4)伪满洲国的建立:1932 年 3 月,日本扶植清废帝溥仪做傀儡,在东北了建立伪满洲国。
(5)华北事变:1935 年,日本侵略者占领东北三省以后,又将侵略矛头指向华北,逼迫国民政府签署了一系列协定,实际上控制了热河、河北、察哈尔三省,进而又加紧策动所谓“华北自治运动”。日本蓄意制造的这一连串事件,总称“华北事变”。
3.中国各界的应对
(1)国民政府:推行“攘外必先安内”方针,以主要力量“围剿“红军和革命根据地,对日本侵略实行不抵抗政策,寄希望于英美等国出面调停,幻想依赖国际联盟迫使日本撤兵。
(2)东北人民:在深重的民族危机面前,民众抗日救亡运动兴起。由游击队改编而来的东北人民革命军在极端困苦的环境下坚持抗战。
(3)中国共产党
①1935 年中共发表“八一宣言”,号召“停止内战,一致抗日”。
②1935 年底,中共在瓦窑堡会议上确定了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方针,统一了党内思想。
(4)北平学生:1935 年 12 月 9 日,为反对“华北自治运动”,北平学生大规模游行示威,即一二·九运动。这一运动宣传了中国共产党“停止内战,一致抗日”的救国主张,促进了中华民族的新觉醒。
(5)国民党内部西安事变
①背景:在中共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的感召下,张学良在西北地区实行联共抗日,而蒋介石亲赴西安逼迫张学良、杨虎城全力“剿共”。
②经过:1936 年 12 月,张学良和杨虎城发动“兵谏”,于 12 月 12 日,扣留蒋介石,以武力逼蒋抗日, 这就是“西安事变”。
③结果:面对错综复杂的政治形式,中共中央确定了和平解决西安事变的方针,中共中央派***为代表, 与张学良、杨虎城一起,同国民政府代表举行谈判,经过各方努力,蒋介石被迫接受停止内战、联共抗日的主张。
④意义: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成为扭转时局的枢纽,它促进了中共中央联将抗日的方针的实现。十年内
战的局面基本结束,全国团结抗战的局面初步形成。
二、全面抗战的开始
1.日本扩大侵华:1937 年 7 月 7 且,日军炮轰卢沟桥,“卢沟桥事变”发生,又称“七七事变”,中国军民奋起还击,中国全面抗战
内容来自帮提分https://www.sfbroad.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