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人教版高中历史第32课 冷战与国际格局的演变及战后新兴国家的发展 教案.doc


高中 高一 下学期 历史 人教版

1340阅读234下载16页424 KB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下载所得到的文件列表
人教版高中历史第32课 冷战与国际格局的演变及战后新兴国家的发展 教案.doc
文档介绍:
1.政治:从两极对峙向多极化过渡。美苏两极为争夺世界霸权进行了长时间的冷战,严重威胁了世界和平;20世纪六七十年代,在美苏争霸的大格局之下,多极化趋势出现;90年代两极格局瓦解后,多极化趋势进一步加强。
2.经济:形成了以美国为中心的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各国纷纷进行经济体制调整;国家加强对经济的干预,实行社会福利政策等,实现了对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调整;苏联对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进行了改革,但成效不大;20世纪八九十年代以来,经济区域集团化和经济全球化成为世界经济两大发展趋势。
3.文化: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第三次科技革命推动信息技术迅猛发展,人类进入信息时代;现代主义文学、美术、音乐也得到一定程度的发展。
第32课 冷战与国际格局的演变及战后新兴国家的发展
课程标准
1.通过了解冷战时期的典型事件,认识冷战的基本特征,理解冷战的发生、发展与世界格局变化之间的相互影响。
2.通过了解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第三世界国家的变化,认识其发展中的成就与问题。
 冷战与国际格局的演变
一、冷战与两极格局的形成
1.冷战
(1)含义:20世纪40年代中后期至80年代末90年代初,以美苏为首的两大集团之间既非战争又非和平的长期对峙与竞争状态。
(2)原因
①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美国和苏联战时同盟的基础不复存在。
②美苏两国的国家利益存在严重冲突,意识形态也尖锐对立。
③美国在全球进行扩张,将社会主义的苏联视为其建立世界霸权的最大障碍。
④战后的苏联希望有一个和平的国际环境恢复经济,发展社会主义。
美苏冷战的表现
(3)开始: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不久,美国在反对“共产主义扩张”的旗号下,对苏联实行遏制政策和敌对行动,率先挑起了冷战。苏联予以反击。
2.两大阵营的对峙
美国
苏联
政治
“杜鲁门主义”:1947年3月,杜鲁门发表演说,宣布世界已经分裂为两个对立的营垒,美国将支持所有反对共产主义的国家。标志着美国对苏联发动
1947年9月,苏联和波兰等东欧国家成立共产党和工人党情报局,宣布世界已经分裂为帝国主义和反帝国主义两个相互敌对与斗争的阵营
冷战
经济
实施马歇尔计划,巩固了西欧的资本主义制度
与东欧各国成立经济互助委员会,形成了以苏联计划经济模式为主导的经济体系
军事
1949年4月,美国和英法等国成立北大西洋公约组织
1955年5月,苏联成立包括民主德国和其他东欧国家在内的华沙条约组织
地缘
政治
第一次柏林危机直接导致德意志联邦共和国和德意志民主共和国于1949年相继成立,德国分裂
杜鲁门主义和马歇尔计划的联系与区别
联系
杜鲁门主义是美国争夺世界霸权的宣言书,它标志着美国对外政策已由局部扩张转向全球扩张。马歇尔计划是杜鲁门主义的延续和扩大,是冷战政策在经济上的具体表现
区别
杜鲁门主义表现为公开、***裸的***反苏,而马歇尔计划则采用隐蔽的经济手段来稳定资本主义制度,控制欧洲,联合西欧各国共同***、反苏
实质
两者在本质上是一致的,都是为了遏制苏联等社会主义力量,稳定资本主义统治秩序,确立和巩固美国的霸权地位
二、冷战的发展与多极力量的成长
1.冷战的发展
(1)表现:在美苏开展对话的同时,发生了第二次柏林危机和古巴导弹危机。
(2)特点:20世纪50年代中期以后,东西方关系既有缓和,又有激烈的冷战对抗。
(3)影响:这两次危机虽然没有达到局部热战的程度,但它们所带来的战争风险是空前严重的。
对两极格局的认识
(1)两极格局是不对称和不完全的。美国及其盟国的总体实力始终强于苏联。
(2)有些国家处于大阵营之外,如印度、印度尼西亚等。
(3)军事上表现为以全面冷战(在欧洲)为主,以局部(在亚洲)热战为辅(如:朝鲜战争、越南战争等)。
2.多极力量的成长
(1)表现
①西方阵营逐渐分化
A.西欧:欧洲共同体的成立和发展。
B.日本:经济“起飞”及其要成为“政治大国”的追求。
②社会主义阵营开始瓦解
A.原因:苏联的大国主义和民族利己主义。
B.表现:东欧国家反对苏联控制的斗争,中苏关系的破裂。
③中国崛起
A.标志事件:拥有“两弹一星”、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美国总统尼克松正式访华等。
B.意义:中国成为国际社会中不可忽视的政治力量。
④第三世界的兴起
A.万隆会议:1955年,29个亚非国家和地区第一次在没有西方殖民国家参加的情况下举行了万隆会议,由此诞生了体现和平共处原则的“万隆精神”。
B.不结盟运动:是发展中国家以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国际政治舞台的重要标志。
(2)影响:对美苏两极格局造成了有力冲击。
20世纪70年代美国霸主地位受到严重挑战的原因
(1
内容来自帮提分https://www.sfbroad.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