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课时04 三国至隋唐时期的制度创新与文化发展-2022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小题多维练(人教)(解析版).docx


高中 高一 下学期 历史 人教版

1340阅读234下载13页2.06 MB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下载所得到的文件列表
课时04 三国至隋唐时期的制度创新与文化发展-2022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小题多维练(人教)(解析版).docx
文档介绍:
课时04 三国至隋唐时期的制度创新与文化发展
1.下表为两宋时部分朝臣对唐代藩镇的论述。据此可以得出的结论是,他们均认为藩镇( )
论述
论者
世言唐所以亡,由诸侯之强,此未极于理。夫弱唐者,诸侯也。唐既弱,而久不亡者,诸侯维之也
尹源
皆赖方镇相与掎角以定其乱,则方镇之兵不得谓无功于唐
李纲
今当稍复藩镇之法,裂河南、江北数十州之地。付以兵权,俾藩王室,较之弃之夷狄,岂不相远
范宗尹
A.起到了维系唐朝统治的作用
B.形成了内外相制的局面
C.扩充了中央政府的统辖范围
D.抵御了北方契丹的入侵
【答案】A
【解析】根据表中两宋时部分朝臣对唐代藩镇“唐既弱,而久不亡者,诸侯维之也”“皆赖方镇相与掎角以定其乱”等论述可知,他们均认为藩镇在一定程度上对当时唐朝的统治起到了维系的作用,故选A项;材料主要论述的是藩镇对维护唐朝统治的作用,并没表明他们之间形成了内外相制的局面,排除B项;两宋时的三位朝臣对藩镇的论述没有涉及扩充了唐朝的统辖范围,排除C项;借鉴唐朝藩镇维系统治以抵御北方契丹的入侵只是范宗尹一人的观点,且材料并没有表明藩镇抵御了北方契丹的入侵,排除D项。
2.“混同家国帝业孤,贤良察举孝廉出。品流中正曹家旺,南北朝堂府邸舒。歌赋诗词八股义,晨钟暮鼓五经书。天元回眸悄南顾,江左寒门起士儒。”这首诗描绘的是( )
A.君主专制的加强
B.选官制度的变化
C.八股取士的危害
D.朝代更迭的频繁
【答案】B
【解析】这首诗描绘了察举制、九品中正制、科举制,体现了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变化,故选B项;君主专制体现皇帝个人专断独裁,皇帝集国家最高权于一身,帝位终身和皇帝世袭,排除A项;“八股取士”只是材料的一层意思,材料重点论述选官制度的变化,且不涉及八股取士的危害,排除C项;材料是选官制度的变化,而不是朝代更迭的频繁,排除D项。
3.下表是关于唐代士人科举报考资格的规定。这些规定的变化反映出( )
初唐时期
学有所成的士人,自己可向所在州县报考,经县、州选拔参加科举考试
唐朝中期
需经过“户部籍阅、结款通保”等诸多审查环节和流程,部分科目报考资格的要求越来越严
唐朝后期
“举人曾为官司可罚,虽有辞艺,长吏不得举送,违者举送官停职,考试官贬黜”
A.国家教育治理能力的提升
B.儒学衰败刺激科举变革
C.科举成为入仕的唯一通道
D.唐朝的社会流动性加强
【答案】A
【解析】根据题干表格中所列举的唐代士人科举报考资格的相关规定可知,唐朝政府对士人科举报考的规定越来越严格,这反映出科举制度的不断完善,据此可以判断出国家的教育治理能力不断提升,故选A项;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唐朝实行“三教并行”政策,其社会主流意识仍然是儒家思想,儒学没有到衰败的地步,排除B项;题干表格内容仅是述及唐朝时期士人参加科举考试的资格,没有将科举制度与其他入仕途径进行比较,不能得出“科举制度是士人入仕唯一途径”的结论,排除C项;根据表格内容可知,唐朝政府对士人参加科举考试的资格要求越来越严格,说明能够参加科举考试的士人数量会不断减少,其社会流动性会减少,而不是加强,排除D项。
4.科举制度产生于隋而确立于唐,因有多种科目,“分科举人”,故名科举。与察举制相比,科举制下的考生可以“怀牒自列于州县”,自由报考;而且“取士不问家世”“一切以程文为去留”,没有如“入门兼美”一类的附加条件。科举制的产生与确立,反映了( )
A.选才呈现公平开放的特色
B.以官举士的选官方式终结
C.取士标准出现多样化趋势
D.考试方式完全优于察举制
【答案】A
【解析】科举制下的考生可以自由报考,不问家世,凭考试成绩决定是否被录取,说明科举制有利于社会公平和社会阶层的流动,故选A项;唐朝时期除科举制外,仍然存在恩荫等选官方式,排除B项;取士标准以成绩为主,不体现多样化趋势,排除C项;以文取士具有片面性,“完全”说法过于绝对,排除D项。
5.唐朝初年,以三省长官分掌相权,六部尚书负责具体执行,唐玄宗后,以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为专职宰相,在其下设立吏房、枢机房、兵房、户房、刑礼房作为宰相的秘书机构,完全听命于宰相。这一变革的目的是( )
A.制衡日益膨胀的藩镇势力
B.减少皇帝的决策失误
C.削弱门阀贵族的政治影响力
D.提高中枢机构行政效率
【答案】D
【解析】据材料随着时间发展,宰相的机构成员和辅助人员增多,并完全听命于宰相,有利于提高中枢机构行政效率,故选D项;宰相属于中枢机构,与地方势力无关,排除A项;对宰相的改革不能影响皇帝的决策,排除B项;材料没有提及如何选拔中枢机构成员,不能体现是否削弱门阀贵族的影响力,排除C项。
6.唐
内容来自帮提分https://www.sfbroad.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