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八年级上册鲁教《小石潭记》同步练习.doc


初中 八年级 上学期 语文 鲁教版

1340阅读234下载3页29 KB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下载所得到的文件列表
八年级上册鲁教《小石潭记》同步练习.doc
文档介绍:
《小石潭记》同步训练
(应联系上文理解。)
1.解释下列加粗的词。
(1)潭中鱼可百许头(    )  (2)悄怆幽邃(    )
(3)不可久居(    )        (4)隶而从者(    )
2.写出下列加粗词语所指代的内容。
(1)其岸势犬牙差互(    )   (2)不可知其源(    )
(3)以其境过清(    )       (4)乃记之而去(    )
(扣住文中描写水、鱼、溪流的句子去填。)
3.按提示写出相应语句并加以积累。
(1)文中写水声清脆悦耳的语句:____________________。
(2)文中侧面描写水清澈透明的语句:________________。
(3)写潭中游鱼动静相宜、灵活有趣的语句:__________。
(4)描写溪流曲折悠远的语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翻译。
(1)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凄神寒骨,悄怆幽邃。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从文章内容和主旨方面去揣摩。)
(一)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洌。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彻,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不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5.本文第一段描写小石潭的概貌,采用了________的手法;第二段写潭水和游鱼,则变换为________的手法;第三段写潭水来源及岸势,多用________辞格,摹形状貌,形象逼真。
6.文中描写小石潭的________等景物,突出了小石潭________的特点,全文寓情于景,抒发了作者在寂寞处境中________的情感。
7.作者为什么将这个无名小水潭命名为“小石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扣住作者贬居时的心境去品析。
对照两文内容分析。)
8.小石潭溪水的流向是怎样的?作者观察景物的立足点是在潭的哪个方位?依据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内容来自帮提分https://www.sfbroad.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