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累与运用(25分) 1.下列词语书写或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2分) A .歼灭( qiān ) 要塞( s à i ) 馈败( ku ì) 杳无音讯( yǎo ) B .凛洌( lǐn ) 翘首(qi á o ) 锃亮( z è ng ) 锐不可当( dǎng ) C .颁发( bān ) 仲裁( zh ò ng ) 履行(lǚ) 屏息敛声( liǎn ) D .不辍( chu ò) 荧光( yíng ) 炽热( zhì ) 惮精竭虑( dān ) 2.下列句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2分) A .他对当前的形势分析得入木三分。 B 几人立时意识到了不对,停止了戏耍,均屏息敛声地注视着远处沙漠边缘,似乎有什么大事要发生一样。 C .语文课上,同学们抑扬顿挫地朗读了一篇散文,赢得了同学们的阵阵掌声。 D .这对夫妇在客厅里正襟危坐地等待从国外归来的儿子。 3.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项是(2分) A .当然,他根本就没引起那块微不足道的小石头的丝毫注意。 B .考场上沉着、冷静、认真、仔细,是我们能否正常发挥水平的关键。 C .一篇有关中国人在5000年前就酿制啤酒的论文在《美国国家科学院学报》发表,第一作者是位90后的杭州姑娘。 D .在寒假的户外活动中,同学们要注意安全,防止不要发生意外事故。 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符合规范的一项是(2分) A .一个十七、八岁的健美青年向我走来,他阳光,帅气、大方。 B .熟悉的树木、村庄、桥梁……等都在不停地后退,成为杜小康眼中的遥远之物。 C .我们应该关注的是传统文化的形式?还是传统文化的内涵? D .镭不只有“美丽的颜色”,它还自动发光! 5.下列文学和文化常识的表述有错误的一项是(2分) A .《答谢中书书 》《与朱元思书》的作者分别是南朝的陶弘景、吴均,两篇文章都表现出作者归隐林泉、沉醉山 水的情怀。 B .古诗中不少词语具有比喻义,如“长歌怀采薇”中的“采薇”比喻隐居不仕,“征蓬出汉塞”中的“征蓬”比喻远行之人。 C .鲁迅善用反语,《藤野先生》冲中写清国留学生“标致极了”“精通时事”,写藤野先生穿着“模胡”,都呈现出辛辣的讽刺意味。 D .茨威格是奥地利著名作家,《三作家》《人类的群星闪耀时》都是他写的传记,课文《列夫·托尔斯泰》《伟大的悲剧》分别出自其中。 6.默写。(7分) (1)树树皆秋色, 。(王绩《野望》) (2) ,长河落日圆。(王维《使至塞上》) (3) ,千里殊风雨。(曹植《梁甫行》) (4)《钱塘湖春行》中描写西湖早春花草美景的句子是: , 。 2 (5)崔颢的《黄鹤》中表现游子悲苦心情的句子是: , 。 7.下面是《红早照耀中国》相关内容的叙述,请按要求填空。(3分) (1)《红星照耀中国》是第一部向世界介绍和传播中国共产党和中国革命历程的书,引发了巨大轰动,是一部 (纪实性、抒情性、哲理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