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广东省中山市人教部编版第一学期期末水平测试八年级语文试卷(含答案).docx


初中 八年级 上学期 语文 人教版

1340阅读234下载13页1.79 MB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下载所得到的文件列表
广东省中山市人教部编版第一学期期末水平测试八年级语文试卷(含答案).docx
文档介绍:
中山市 2020—2021 学年上学期期末水平测试试卷八年级语文
一、(24分)
1.根据课文默写古诗文。(10 分)
(1) ,山山唯落晖。(王绩《野望》)(1分)
(2)争渡,争渡, 。(李清照《如梦令》)(1分)
(3)鄙道元《三峡》最后的渔人歌谣" , ",间接表达了景物带给人们的感伤情绪,更突出了秋天的凄凉冷落。(2分)
(4)孟子认为战争取得胜利的关键是"人和",但杜牧认为战争中的天时很重要,正如
他在《赤壁》中所言∶" , 。"(2分)
(5)把崔颢的《黄鹤楼》默写完整。(4分)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 。 ,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2.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词语。(4 分)
(1)辽宁舰官兵xián shú地操纵着航空母舰,舰艉留下一道宽阔笔直的航迹。(用正
楷书写)
街上行人 mó jiān jiē zhǒng,络绎不绝,士农工商,男女老少,各行各业,无所不备。(用行楷书写)
阅读下列材料,完成第 3 题。
近日,学校将组织一次"劳动最光荣"综合实践活动,请你参加活动并完成任务。下面是某同学参加活动后的一段感言∶
高尔基曾说∶"热爱劳动吧,没有一种力量能像劳动那样使人成为伟大和聪明的人。"①通过这次活动,我从心里由衷感谢父母多年来对我的默默付出。②以后,我要养成热爱劳动。③劳动不但能给我们带来思想和精神的盛宴,更能创造物质。人类文明始于劳动,也会顺着劳动的道路,继续绵延下去。让我们一代又一代人通过辛勤地劳动创造更加美好光明的世界!④我们每个人将来都希望自已成为有用人才。初心不改,劳动依旧。热爱劳动,从我做起!
3.上面这段话画横线句中的语病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2 分)
A.第①句删掉介词"通过"
B.第②句"劳动"后补充"的****惯",使谓语"养成"与宾语****惯"搭配得当。
C.第③句将谓语部分"能给我们带来思想和精神的盛宴"和"能创造物质"对调。
D.第④句将状语"将来"移至"自己"之后。
阅读下面三则材料,回答第 4-5 题。
材料一∶ 新学期开学,伴随的是学校教室的打扫和布置。在开学前两天,浙江杭州多家家政公司接到了来自学生家长的订单 这此学生家长都是预约钟点工到学校做教室卫生。对于这件事,网友们开启了一轮辩论。有人说,"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也有人说,假期开学打扫教室的要求很高,边边角角都业打扫一遍,对低年级学生来说存在困难……
材料二*******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提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并对我国教育方针作了令面阐述*******总书记强调,"要在学生中弘扬劳动精神,教育引导学生崇尚荧动,董重劳动,懂得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道理,长大后能够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创造性劳动。"
材料三∶ 俄罗斯于1993 年重新制定了劳动课教学大纲,大纲对中小学劳动技术课程的内容、目的、要求等做出了详细的规定。其中针对初中学生,课程内容有∶ 设备材料与机器零部件的加工、家政技术、缝纫、食品加工、手工艺制作等。
4.针对材料一中"雇人打扫教室"一事,某班同学准备以"该不该雇人打扫教室"为辩题,进行一场辩论赛。正方的观点是"应该雇人打扫教室",假设你是反方辩手,请陈述你的观点并说明理由(至少说出三点理由)。(4 分)
5.请你结合材料二和材料三,给"雇人打扫教室"的家长发一条微信,对他们进行劝阻。
要求∶ 微信中至少使用一种修辞手法。(4分)
二、阅读(46分)(一)(10分)
愚公移山
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万仞。
本在冀州之南,河阳之北。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聚室而谋曰:“吾与汝毕力平险,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可乎?”杂然相许。其妻献疑曰:“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杂曰:“投诸渤海之尾,隐土之北。”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始龀,跳往助之。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甚矣,汝之不惠。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北山愚公长息曰:“
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虽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
”河曲智叟亡以应。
操蛇之神闻之,惧其不已也,告之于帝。帝感其诚,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一厝朔东,一厝雍南。自此,冀之南,汉之阴
内容来自帮提分https://www.sfbroad.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