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单的议论文阅读——识别方法,明确作用
课前一开心
跟班主任你有理可说么?
当开学的时候,班主任对你说,“学校是你家”。
当你在上课睡觉的时候,班主任却说“你以为学校是你家啊”!
当打扫卫生的时候,班主任会对你说 “学校是你家”。
当你不穿校服的时候,班主任却说“你以为学校是你家啊”!
知识梳理
阅读思路:
析标题
↓
理结构
↓
明论点
↓
说方法
理结构:议论文的基本结构:
抓住两个“关键”:
明论点:
论点:作者的见解和主张。(正确、鲜明)
中心论点的位置:①题目;②引论部分;③本论部分;④结论部分;⑤自己结合全文内容概括。
说方法:
论据:用来证明论点的事实和道理。(真实可靠,充分典型。)
举例论证:典型的事例、历史事实、统计数字等。
道理论证:人们公认的科学原理、定律定理、名言警句、格言谚语等。
对比论证
比喻论证
常见考点:
1、论证方法的识别和作用分析
2、事实论据的内容概括
3、论据的补写、仿写、选择
知识储备:
举例论证法:通过列举……的事例,具体的证明了……的论点,使得论证更有说服力。
引用论证法:通过引用……的名言,有力的证明了……的观点,使得论证更有说服力。
比喻论证法:通过将……比作……,生动形象的证明了…… 的观点,使得抽象深奥的道理更加直接、浅显易懂。
对比论证法:通过将……和……进行对比,突出强调了……的观点。
金题精讲
题一:
善待挫折(节选)
历史上许许多多仁人志士在与挫折斗争中做出了不平凡的业绩。司马迁在遭受宫刑之后,发愤著书,写出了被鲁迅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名著《史记》。音乐家贝多芬,一生遭遇的挫折是难以形容的。他17岁失去母亲,26岁耳聋,接着又陷入了失恋的痛苦之中。对一个音乐家来说,这打击是多么的大啊!可贝多芬不消沉,不气馁,他在一封信中写道:“我要扼住命运的咽喉,它妄想使我屈服,这绝对办不到。”他始终顽强地生活,艰难地创作,成为世界不朽的音乐家。
第③自然段主要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采用这种论证方法有什么好处?
题二:
①尽管“消费”拉动“需求”是商业社会经济的第一推动力,但是我还是认为,消费不能等同于奢侈和铺张,节约永远是一种可贵的时代精神。
②为什么要提倡节约?因为还不够富有吗,因为落后和短缺吗?这些并不是全部的理由。其实,节约不是贫穷时的捉襟见肘,也不是短缺时的窘迫与无奈。从字面讲,节约是指节制和约束,显然这是一种自觉的行为,是一种主动的追求。节约是一种美德,是一种高尚的情操。节约是对物欲而言的。人们所需求的物质,从本质上说,无非是由两部分构成,一是对自然资源的占有,一是凝结于其中的人的劳动。所以节制物欲,就是对自然的珍惜,也是对别人劳动和生命的的尊重。这难道不是一种高风亮节,不是一种美好的情操吗?
③“勤俭传家久,诗书继世长”,这是过去许多殷实人家门前常见的楹联——俭,就是节约,以“勤俭”二字示人,是对家风的讽劝,也是道德的标榜。“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以陶渊明为代表的中国古代先贤雅士之所以归隐南山,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