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第25课《杜甫诗三首》同步测练.doc


初中 八年级 上学期 语文 人教版

1340阅读234下载4页33 KB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下载所得到的文件列表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第25课《杜甫诗三首》同步测练.doc
文档介绍:
八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第25课《杜甫诗三首》同步测练
一、基础演练 
1、给下列字注音。
岱( ) 眦( ) 簪( ) 逾( )
2.填空。
(1)杜甫(712~770),字________,别号________,朝伟大的________诗人。
(2)杜甫的诗作在总体上反映了________朝由________而________的变化过程,号称“诗史”。
(3)《 》写于所谓“开元盛世”,其时诗人才二十四五岁;《 》和《 》则写于“安史之乱”前期,诗人已到中年。
3.默写
(1)岱宗夫如何?________。
(2)________,浑欲不胜簪。
(3)暮投石壕村,________。________,老妇出门看。
(4)夜久语声绝,________。天明登前途,________。
4. 解释下列句中加粗词语
造化钟神秀( ) 决眦( )
家书抵万金( )( ) 浑欲不胜簪( )
二、同步解读
(一)春 望
杜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5. 这首诗自问世起,一千二百余年来一直脸炙人口,历久不衰。它反映的是诗人_____的高尚情操和_____的情怀。
6.前四句写景,“城春草木深”写的不是生机盎然,而是__________________。诗的前四句,都统在“ ”字中。
7. 颔联寄    于    ,表达 之感,运用了 的
修辞。
8. 用衬托手法写由于国破家亡,使人极度悲伤变得更加苍老的诗句是_____ 。
(二)石壕吏
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老翁逾墙走,老妇出门看。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听妇前致词:三男邺城戍。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室中更无人,惟有乳下孙。有孙母未去,出入无完裙。老妪力虽衰,请从吏夜归。急应河阳役,犹得备晨炊。夜久语声绝,如闻泣幽咽。天明登前途,独与老翁别。
9.解释诗句中的词语。
一男附书至(书: )
二男新战死(新: )
死者长已矣(已: )
室中更无人(更: )
10.对这首诗开头四句评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第1句写捉人的差役乘着夜色向石壕村急奔而来。
B.第2句交代了故事的发生,预示将有一场灾难降临。
C.3、4句写老翁逃跑避难,老妇出门周旋。
D.3、4句反映了人民长期深受抓丁之苦,昼夜不安的情景。
11.描写兵役之苛酷的句子是: 。
12.描写战争之惨烈的句子是: 。
13.“妇人”致词分三层,这三层的意思分别是什么?



14. 本段文字正面描写老妇人“致词”,层层诉说、凄苦至极,侧面写
“________”,揭示主题。
三、美文赏析
无家别
杜甫
寂寞天宝后①,园庐但②篙藜。我里③百余家,世乱各东西。
存者无消息,死者为尘泥。贱子④因阵败,归来寻旧蹊⑤。
久行见空巷,日瘦气惨凄。但对狐与狸,竖毛怒我啼。
四邻何所有?一二老寡妻。宿鸟恋本枝,安辞⑥且穷栖?
内容来自帮提分https://www.sfbroad.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