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1课 新闻两则》同步测试.doc


初中 八年级 上学期 语文 人教版

1340阅读234下载6页53 KB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下载所得到的文件列表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1课 新闻两则》同步测试.doc
文档介绍:
积累与运用
1.对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锐不可当 要塞 阻遏 绥靖
A.dǎng sài yè tuǒ B.dāng sāi è něi
C.dǎng sài è suí D.dāng sài è suí
2.根据下列句子提供的意思填写词语。
①军队被打垮而后退。( ) ②锋利无比,不可抵挡。( )
③田地中间纵横交错的小路。( ) ④可做屏障的险要地方。( )
3.在《中原我军解放南阳》这篇新闻中,为什么不仅报道南阳的消息,而且概述一年来南线人民解放军的战绩?
4.将课文《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缩成一句话新闻。
5.据下列节目单,在“校园广播之声”开始曲播完之后说一段开场语,介绍将要播送的内容。
□ 庆祝五四联欢会获奖节目选播
□ 校园一周要闻
□ 本站记者与五四征文获奖作者访谈录
□ 昨日球讯
□ 明天天气预报
6.以标题形式概括下段文字的要点,供电视台播出。要求语言简明,不超过35个字。
中国代表团团长吴健民1996年5月28日在联合国儿童权利委员会审议会上,向该委员会提交和介绍了中国执行《儿童权利公约》情况的报告。他说,根据统计,在儿童死亡率、营养、卫生、教育状况等方面,中国基本上超过了其他发展中国家的水平。29日,该委员会通过对中国执行公约情况的报告所作出的评价,肯定中国在发展儿童事业方面取得的巨大成绩。
标题新闻:
课内精读
(一)
新华社长江前线22日22时电 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从一千余华里的战线上,冲破敌阵,横渡长江。西起九江(不含),东至江阴,均是人民解放军的渡江区域。二十日夜起,长江北岸人民解放军中路军首先突破安庆、芜湖线,渡至繁昌、铜陵、青阳、荻港、鲁港地区,二十四小时内即已渡过三十万人。二十一日下午五时起,我西路军开始渡江,地点在九江、安庆段。至发电时止,该路三十五万人民解放军已渡过三分之二,余部二十三日可渡完。这一路现已占领贵池、殷家汇、东流、至德、彭泽之线的广大南岸阵地,正向南扩展中。和中路军所遇敌情一样,我西路军当面之敌亦纷纷溃退,毫无斗志,我军所遇之抵抗,甚为微弱。此种情况,一方面由于人民解放军英勇善战,锐不可当;另一方面,这和国民党反动派拒绝签订和平协定,有很大关系。国民党的广大官兵一致希望和平,不想再打了,听见南京拒绝和平,都很泄气。战犯汤恩伯二十一日到芜湖督战,不起丝毫作用。汤恩伯认为南京江阴段防线是很巩固的,弱点只存在于南京九江一线。不料正是汤恩伯到芜湖的那一天,东面防线又被我军突破了。我东路三十五万大军与西路同日同时发起渡江作战。所有预定计划,都已实现。至发电时止,我东路各军已大部渡过南岸,余部二十三日可以渡完。此处敌军抵抗较为顽强,然在二十一日下午至二十二日下午的整天激战中,我已歼灭及击溃一切抵抗之敌,占领扬中、镇江、江阴诸县的广大地区,并控制江阴要塞,封锁长江。我军前锋,业已切断镇江无锡段铁路线。
7.本文共17句。在下面句子序号之间用“‖”划分导语与主体部分,用“︱”划分主体部分的层次。
⑴⑵⑶⑷⑸⑹⑺⑻⑼⑽⑾⑿⒀⒁⒂⒃⒄
8.本文第⑵句中“西起九江”后为什么要加上“(不含)”请具体说明。
9.从本文主体部分中找出两个表现我军雄伟气势的词语,写在下面。
10.文中的“此种情况”指的是 。
11.用
内容来自帮提分https://www.sfbroad.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