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苏教版八年级语文(下)文学常识.doc


初中 八年级 下学期 语文 苏教版

1340阅读234下载5页33 KB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下载所得到的文件列表
苏教版八年级语文(下)文学常识.doc
文档介绍:
2
八年级语文(下)文学常识复****题
一、选出下列说法完全正确的一项
1、
A、《海燕》和《白杨礼赞》这两篇散文的作者分别是高尔基、茅盾。前者以暴风雨的渐次逼近为线索,以赞美白杨树的不平凡为线索。这两篇都运用了象征的手法。
B、抒情散文《石榴》运用了托物言志的表现手法,按照爱石榴、赞石榴、画石榴的顺序,颂扬了我们民族美好的情操。课文的作者是中国现代杰出的作家、诗人、历史学家郭沫若。
C、《纪念白求恩》是***为纪念加拿大共产党员白求恩而写的一篇悼念文章,这又是一篇说理雄辩的议论文。课文采用了夹叙夹议,以叙为主的表达方式。
D、短篇小说《孔乙己》选自《呐喊》,这是鲁迅在“五四”前夕继《狂人日记》之后写的第二篇白话小说,最初发表在1949年4月15日出版的《新青年》月刊上。
2、
A、叙事散文《紫藤萝瀑布》以我对紫藤萝花的感情变化为线索,按赏花、惜花、思花的感情变化来结构全篇。
B、《鸽子》是俄国19世纪著名批判现实主义作家契诃夫,这篇散文主要描写在暴风雨到来之前,一只白鸽安稳地回家的情形,以鸽子互相关怀的行动来反衬自己的孤零零一个人的心境,表达自己对人类安宁生活的关注。
C、《马说》的作者是唐朝的韩愈,作者字退之,世称韩昌黎。说是一种议论性的文体,可以叙事也可以议论,但都是为了说明一个道理。
D、郭安凤的《多一些宽容》通过摆事实、讲道理,阐述了人与人之间宽容的重要,并说明了人们只有做到“互谅、互让、互敬、互爱”才能宽容相处。
3、
A、《海燕》原题是“海燕之歌”,是高尔基在1901年3月写的“幻想曲”《春天的旋律》的结尾部分。一经发表,便在俄国产生了巨大反响。列宁曾在自己《暴风雨之前》一文中,引用了“让暴风雨来得更猛烈些吧!”作为文章的结语。
B、《马说》采用了托物寓意的写法。本文论述的是识别和发现人才的问题,但通篇无一字直接谈到人才。作者将人才比做“千里马”,将统治者比做伯乐,抒发了怀才不遇、有志难申的知识分子的愤懑和不平之情。
C、《陋室铭》的作者是宋代的著名诗人、哲学家,刘禹锡,字梦得。《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是他回赠白居易之作,前者表达了他安贫乐道、不慕荣利的高尚情操,后者抒写长期贬居生活的艰辛和对世事沧桑的伤感,但也表现了他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
D、《活板》的作者是沈括,北宋著名的科学、政治家。这篇文章紧扣“活”这一特征,按照时间顺序进行说明了印刷术方法和优越性,赞颂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高度智慧和创造精神。
4、
A、《核舟记》节选自《虞初新志》,作者是清朝人张潮。本文采用了“总述—分述—总述”的结构形式,按空间顺序有主次对核舟作了介绍:先正面后背面,介绍正面时先介绍船头后写船舱、船尾。
B、《变色龙》的作者是俄国批判现实主义作家契诃夫,课文通过奥楚蔑洛夫的六次判定,五次变色,运用了对比的手法,表现了奥楚蔑洛夫见风使舵、趋炎附势、媚上欺下的性格特征,揭露了沙皇专制统治的黑暗***。
2
C、《孔乙己》和《范进中举》这两篇小说都反映了封建科举制度对知识分子的毒害,有力地控诉了封建制度的罪恶,作者分别是鲁迅和吴敬梓。他们对孔乙己和范进既有深切的同情,又有批判。
D、卞毓麟的科普说明文《叫三声夸克》按照逻辑顺序和时间顺序,由深入浅地说明物理学家在不同阶段对物质结构的研究和认识。依
内容来自帮提分https://www.sfbroad.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