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第四章声现象练习(1)2021-2022学年北师大版物理八年级上册(有解析).zip


初中 八年级 上学期 物理 北师大版

1340阅读234下载14页1.15 MB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下载所得到的文件列表
文档介绍:
1
4
第四章声现象练****1)2021-2022学年北师大版物理八年级上册
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
一、单选题
1.“闻其声而知其人”这主要是依据声音特征的(  )
A.响度 B.音色 C.音调 D.频率
2.某同学听到室外高亢的歌声“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便立即判断出谁在唱歌,他判断的依据是声音特性中的(  )
A.振幅 B.音调 C.音色 D.响度
3.能影响声音传播速度的是(  )
A.响度 B.音调 C.介质 D.音色
4.下图是1978年在湖北省发掘出土的曾侯乙编钟。用大小相同的力敲击不同的编钟时,会发出不同的声音。这“不同的声音”主要指声音的(  )
A.响度 B.音色 C.音调 D.声速
5.用大小不同的力打击同一面铜锣,铜锣发出的声音不同点是(  )
A.音量 B.音调 C.音色 D.音频
6.古代诗人把对声音的感受写进了诗里。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A.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钟声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B.笑渐不闻声渐悄,多情却被无情恼:说明笑声的响度越来越小
C.路人借问遥招手,怕得鱼惊不应人:说明声音可以在水中传播
D.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诗人根据声音的音调判断出是“猿声”
7.下列关于声现象的叙述,其中正确的是(  )
A.只要有振动,就一定能听到声音
B.声音可以在固体、液体和气体中传播
C.航天员在月球上可以直接交谈
D.声音在空气中比在固体液体中传播得快
8.下列控制噪声的措施中,属于防治噪声产生的是(  )
A.关闭房间的门窗 B.会场内把手机调到无声状态
C.高速公路旁的房屋装隔音窗 D.机场跑道工作人员使用防噪声耳罩
5
2
9.秋高九月,共和国第一大将——粟裕将军故里举行了“建国70周年”快闪庆典活动。场面壮观,人山人海,红旗飘扬,人们齐声欢唱《我和我的祖国》,这是对国民一次很好的爱国主义教育。开唱的是一位小姑娘,并由小提琴伴奏,随后是四位资深本土歌手领唱。人们能够区分小姑娘、小提琴和歌手的声音是根据(  )
A.音调 B.响度 C.音色 D.频率
10.将耳朵贴在长铁水(管中有水)管的一端,让另外一个人敲击一下铁水管的另一端。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听到一次敲打的声音 B.听到二次敲打的声音
C.听到三次敲打的声音 D.听到最后一次敲打的声音是水中传播的声音
11.同学们对“声音的产生和传播”有下面四种看法,请根据你学的知识,认为正确的是(  )
A.“声音是由于物体的运动产生的”
B.“声音的传播速度是340m/s”
C.有的声音都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当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
D.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约为340m/s
12.关于声音的传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声音在真空中不能传播
B.声音在介质中以声波的形式传播
C.声音在固体和液体中比空气中传播的快
D.电话中的声音是依靠导线的振动来传播的
13.如图所示,将正在发声的音叉轻触系在细绳上的乒乓球,此实验不能说明(  )
A.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B.此实验是探究音调的决定因素
C.此实验是探究响度的决定因素 D.此实验利用了放大的方法
14.如图所示声波的波形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3
4
A.甲、乙的音调和响度都不相同 B.甲、丙的音调和音色都相同
C.甲的音调比丙的高 D.乙的响度比丁的小
15.人可以依靠两只耳朵来判断发声物体的方位,从而对声音世界有立体的感觉。如图,舞台上利用左右两只扬声器(喇叭)A、B来形成立体声效果,如果从扬声器所发出的声音是A强B弱,人会感觉到这个声源在A、C之间某位置,这里人作出判断主要利用声音的(  )
A.响度 B.音调 C.音色 D.声速
二、填空题
16.如图所示,有三个音叉发声的波形图分别是A、B、C。请判断,响度相同的两图是______;音调相同的两图是______。
17.如图所示,用手拨动钢尺,发出的声音是由钢尺________产生的,通过________传播到人耳,钢尺振幅越大,则声音的________越大,改变_________,声音的音调会发生改变。当钢尺伸出桌面超过一定长度时,虽然用相同的力拨动钢尺,却听不到声音,这是由于__________。
18.某种昆虫靠翅膀振动发声。如果该昆虫2s内翅膀振动700次,频率是_______,人类_____听到该频率的声音(选填“能”或者“不能”)
19.沈括的《梦溪笔谈》中有这样的描述:士兵枕着牛皮制的箭筒睡在地上,能及早听到夜袭敌人的马蹄声,这是因为___
内容来自帮提分https://www.sfbroad.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