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 大自然的语言
一、基础知识运用与积累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正确的一项是( )
A.融化(róng)孕育(yùn)翩然(biān)农谚(yán)
B.簌簌(shù)萌发(méng)芳菲(fěi)销声匿迹(nì)
C.衰草(shuāi)草长莺飞(yīng)窥见(kuī)纬度(wěi)
D.风雪载途(zhài)侵害(qīn)逆温(yì)数据(shù)
2.选出词语书写无误的一项是( )
A.草木萌发 周而复始 销声匿迹 风雪载途
B.天空晴朗 大地苏醒 冰雪溶化 草长莺飞
C.采积种子 花香鸟语 次第开放 物候观测
D.不毛之地 川流不息 丢三落四 衰草连天
3.选词填空:
(1)物候学记录植物的生长 ,动物的养育往来。
A.发荣B.荣枯C.枯落
(2)物候观测使用的是“活的仪器”,是活生生的生物。它比气象仪器复杂得多, 得多。
A.灵活 B.灵敏 C.机灵 D.生动
4.对下面的病句提出合理的修改意见。
物候学是关系到农业丰产的,我们要进一步加强物候观测。
修改意见:
5.“立春过后,大地渐渐地从沉睡中苏醒过来。冰雪融化,草木萌发,各种花次第开放。”这段文字运用的表达方式和修辞方法是( )21·cn·jy·com
A.说明 拟人 比喻
B.叙述 拟人 比喻
C.描写 对偶 拟人
D.抒情 比喻 拟人
6.下列各句中说明纬度差异的一项是( )
A.济南苹果开花在四月中或谷雨节,烟台要到立夏。
B.根据英国南部物候的一种长期记录,拿1741年到1750年十年平均的春初七种乔木抽青和开花日期同1921年到1930年十年的平均值相比较,可以看出后者比前者早九天。www.21-cn-jy.com
C.在早春三四月间,南京桃花要比北京早开20天,但是到晚春五月初,南京刺槐开花只比北京早10天。
D.在华南丘陵区把热带作物引种在山腰很成功,在山脚反不适应。
7.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大自然的语言”中“语言”是指古代流传下来的许多农谚。
B.草木荣枯、候鸟去来的自然现象,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称之为物候学。
C.本文以平实的语言按照从现象到本质的说明顺序介绍了物候学。
D.纬度、经度、高下的差异和古今的差异是决定物候现象来临的因素。
8.《大自然的语言》一文中,以“大自然的语言”为题的原因分析不当的一项是( )
A.“大自然的语言”就是“物候现象”的形象化说法。
B.新颖别致,引人入胜。
C.本文是改写,不能改掉文题。
D.语言是人们交际交流的工具,自然界一些物候现象也起着预报农时的作用。
这种现象仿佛就是传递信息的“大自然的语言”。
(三)课内精读
物候现象的来临决定于哪些因素呢?
首先是纬度。越往北桃花开得越迟,候鸟也来得越晚。值得指出的是物候现象南北差异的日数因季节的差别而不同。我国大陆性气候显著,冬冷夏热。冬季南北温度悬殊,夏季却相差不大。在春天,早春跟晚春也不相同。如在早春三四月间,南京桃花要比北京早开20天,但是到晚春五月初,南京刺槐开花只比北京早10天。所以在华北常感觉到春季短促,冬天结束,夏天就到了。 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经度的差异是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