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第6页,共6页
试卷第1页,共6页
第一章声拓展提升(1)2021-2022学年沪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
一、单选题
1.为了探究声音的响度与振幅的关系,小枫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几个实验,你认为能够完成这个探究目的是( )
A.发声的音叉溅起水花
B.用大小不同的力敲响音叉,观察兵乓球被弹开的距离
C.改变钢尺伸出桌边的长度,仔细听声音的变化
D.抽取玻璃罩内的空气,仔细听罩内铃声的变化
2.如图所示,中国海军的护航舰艇上,出现了一种神秘的声波武器——“金噪子”,对海盗构成了有效威慑。若要阻 挡这一武器的菱击,可以用薄薄的一层
A.塑料网 B.玻璃板 C.真空带 D.金属板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跳广场舞时喇叭播放的歌曲都是乐音
B.声音在空气中传播比在水中传播的快
C.声音和光在空气中传播时,声音传播的较快
D.二胡演奏时发出的乐音,是由弦的振动产生的
试卷第2页,共6页
试卷第5页,共6页
4.关于声现象的描述,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图甲中超声波清洗眼镜,说明声可以传递能量
B.图乙中人站在天坛的圜丘的中央台上说话,会感到声音特别洪亮,是因为声音反射造成的音响效果
C.图丙中敲击鼓面,鼓面的振动带动周空气振动,形成了疏密相间的波动,向远处传播
D.图丁中逐渐抽出玻璃罩内的空气,闹钟音量减弱,说明声音的传播不需要介质
5.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用大小不同的力先后敲击同一音叉,音叉发声的响度不同
B.吹奏长笛时,笛声是由笛子的振动产生的
C.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大于在水中的传播速度
D.“震耳欲聋”主要描述声音的音调高
6.语文老师在朗读课文时或雄浑有力,或婉转动听,极富感染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朗读时,老师的声带振动产生声音
B.空气中,声音的传播速度约为3×108m/s
C.老师声情并茂朗读时,声音的音色不断改变
D.老师的声音很大是因为声音的频率很高
7.下列有关声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声音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为340m/s
B.只要物体在振动,人就一定能听到声音
C.利用超声波清洗眼镜,说明了超声波可以传递能量
D.逢年过节,当社区举行一些文化表演活动时,从高音喇叭传出的歌声一定不是噪声
8.下列四幅图中,关于声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
试卷第6页,共6页
试卷第3页,共6页
A.逐渐抽出真空罩中的空气,闹钟的声音越来越大
B.用相同的力度拨动钢尺,钢尺伸出桌边越长,发出声音的音调越低
C.开启倒车雷达,可利用次声波
D.戴上防噪声耳罩,可以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
9.雨后的山林中,鸟鸣清脆,溪水潺潺,微风轻拂,树枝摇曳……关于此环境中的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鸟鸣声是由振动产生的,流水声不是由振动产生的
B.人们主要通过音调的不同来分辨鸟鸣声和流水声
C.常温下鸟鸣声和流水声在空气中传播速度一定不同
D.鸟鸣声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小于在水中的传播速度
10.关于甲、乙、丙、丁四幅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图中,声波清洗眼镜使用的是超声波,说明声能够传递信息
B.乙图中,发声的音叉激起水花说明振动的频率决定声音的响度
试卷第4页,共6页
试卷第5页,共6页
C.丙图中,某昆虫的翅膀在2s内振动了600次,人类不能听到该频率的声音
D.丁图中,两种波形图说明声音的音色不同,频率相同
11.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超声波的频率很低,所以人听不到
B.敲锣时用力越大,声音的音调越高
C.市区内某些路段“禁鸣喇叭”,这是在声音传播的过程中减弱噪声
D.用声波能粉碎人体内的“小石头”,说明声波具有能量
二、填空题
12.6月20日,盐城中华海棠园举办龙舟大赛,河水溅在身上,使运动员感觉凉,这是通过____方式改变内能,为了保障安全,每100米配备一艘急救船,一艘急救船以10m/s的速度运动到另一艘急救船处,需要的时间为______s,运动员听到岸边人们“加油”的呐喊声,是通过_____传播到人耳处的。
13.利用声呐可以探测海水中鱼群的位置,这说明声音可以传递_____.海豚发声频率范围非常大,当海豚发出了80000Hz的声音时,此声音属于_____声.海豚会利用回声寻找沙丁鱼群,假如经1s后海豚听到回声(声音在海水中的传播速度为1530m/s),则此时海豚距离沙丁鱼群的距离为_____m.利用此种方法不能测量地球和月球之间的距离,这是因为_____.
14.如图所示,在8个相同的水瓶中,灌入质量不同的水,从左到右水面的高度越来越高。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