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4
第三章声培优训练(1)2021-2022学年教科版物理八年级上册
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
一、单选题
1.有关声现象的知识,下列描述中正确的是( )
A.声音的传播不需要介质
B.医生通过听诊器给病人诊病是利用声传递信息
C.“响鼓还需重锤敲”说明声音的音调与振幅有关
D.中考期间,考场附近禁止鸣笛,是为了在人耳处减弱噪声
2.小纸片会在发声的扬声器的纸盒上跳动,发声的音叉接触水面时会激起水花,风吹树叶哗哗响,树叶在振动。这些现象说明了( )
A.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B.声音能在水中传播
C.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 D.声音能在空气中传播
3.在学校、医院和科学研究部门附近,有如图所示的禁鸣喇叭的标志。在下列措施中,与这种控制噪声的方法相同的是( )
A.在摩托车上安装消声器 B.在道路旁设置隔声板
C.上课时关闭教室的门窗 D.工人戴上防噪声耳罩
4.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只要我们能听到声音,就一定有物体在振动
B.“声纹门锁”是依据声音的音调来识别开门者的
C.医生用“B超”检查胎儿的发育情况,利用了声能传递能量
D.考试期间学校路段禁止鸣笛,这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
5.在周一的升旗仪式上,海右中学的全体师生高唱国歌。这里的“高”指的是声音的( )
A.响度大 B.音调高 C.音色美 D.节奏快
6.中华古诗词、俗语中蕴含着丰富的声学知识,下列有关理解正确的是( )
A.“响鼓还要重锤敲”说明声音的音调与振幅有关
B.“谁家玉笛暗飞声”中的笛声由笛管的振动产生
C.“闻其声而知其人”是根据声音的响度来辨别的
D.“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说明声音可传递信息
7.我们生活在声的海洋中。关于声音,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只要物体振动,我们就能听到声音
3
2
B.一切正在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振动停止,发声也一定停止
C.我们听不到蝴蝶翅膀振动发出的声音是因为响度太小
D.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一定是340m/s
8.通过观察音叉、钢琴与长笛发出的C调1(do)的波形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甲乙丙三种不同乐器发出的波形整体上疏密程度是相同的,即音调相同
B.甲乙丙三种波的形状不同,即音色不同
C.甲乙丙的响度、音调、音色都不相同
D.发声体的材料、结构不同,发出声音的音色也就不同
9.如图,在下面几幅交通标志牌中,属于禁止鸣笛的是( )
A. B. C. D.
10.小刚制作了一个哨子:先在筷子上捆一些棉花,做成一个活塞;然后用水蘸湿棉花后插入两端开口的塑料管中,如图所示,当小刚用嘴吹哨子塑料管的上端时,可以发出悦耳的哨声。关于该哨子的发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哨声是由于塑料管振动而发出的声音
B.当活塞向下拉时,哨声的音调将变高
C.当活塞向上推时,哨声的音调将变高
D.吹哨时,上下推拉活塞的目的是改变哨声的响度
11.如图所示,将悬挂的乒乓球移近正在发声的音叉,观察到乒乓球被音叉弹开。此现象表明( )
A.发声的物体在振动 B.声音能通过固体传播
3
4
C.真空不能传播声音 D.声音以波的形式传播
12.关于甲、乙、丙、丁四幅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图中,声波清洗眼镜使用的是超声波,说明声能够传递信息
B.乙图中,发声的音叉激起水花说明振动的频率决定声音的响度
C.丙图中,某昆虫的翅膀在2s内振动了600次,人类不能听到该频率的声音
D.丁图中,两种波形图说明声音的音色不同,频率相同
13.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用超声波能粉碎人体内的结石,说明超声波能传递能量
B.声音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340m/s
C.发声体振动频率越高,响度越大
D.中考期间,学校路段禁止汽车鸣笛,这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
14.下列关于声音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声音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为340m/s
B.用超声波清洗钟表,说明声波具有能量
C.只要物体振动,我们一定能听到声音
D.乐器发出的声音一定不是噪声
二、填空题
15.河南被人们称为“戏曲之乡”,怀梆是河南省古老稀有的传统地方戏曲剧种,怀梆的乐队是由“武场”(打击乐)和“文场”(管弦乐)组成。管弦乐中的二胡靠的是琴弦的________发声的,观众在台下可以听到二胡发出的声音,说明_____可以传播声音。
16.一名战士用火箭筒射击一辆敌方坦克,发射后经过0.6s秒击中坦克,同时看到爆炸的闪光,而在发射后经过 2 秒才听到爆炸的声音,则战士射击时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