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第一学期初三第一次测试
语文试题卷
考生须知:
1.你现在拿到的试卷满分为150分(其中卷面书写占5分),考试时间120分钟。试卷共6页,有四大题,26小题。
2.正如你所见,试卷包括“试题卷”和“答题卷”两部分,请务必在“答题卷”上答题,在“试题卷”上答题是无效的。
3.温馨提示:请仔细审题,细心答题,相信你一定会有出色的表现!
一、语文知识积累与运用(30分)
1.下面语段中加点的词注音错误或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3分)
慢慢的你会养成另外一种心情对付过去的事:就是能够想到而不再惊心动魄,能够从客观的立场分析前因后果,做将来的借鉴,以免重蹈复辙。一个人惟有敢于正视现实,正视错误,用理智分析,彻底感悟,才不至于被回忆侵蚀。
A.惊心动魄 (pò) B.借鉴(jiàn) C.重蹈复辙 D.侵蚀
2.依次添入下列横线处的词,恰当的一项是 ( )(3分)
如果不是秋风将种子吹下茎秆,那种子不是要被酷寒所冻僵吗?是秋风,把叶子介绍给根须,使它找到了 生命的母体;是秋风,把种子藏进了厚实的泥土,使它有了一个 春天的温床;是秋风,把果实领进了一个温暖的家,使它 了生命的胚胎。
A.延伸 萌生 保持 B.延续 萌动 保持
C.延伸 萌动 保存 D.延续 萌生 保存
3.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 (3分)
A.通过老师的教诲,使我意识到了自己的错误。
B.只要你坚持不懈,就一定会有成功的一天。
C.秋天的果园是丰收的季节。
D.他那认真刻苦的学****精神,值得我们每个同学效尤。
4.古诗文名句默写。(⑴—⑹题必做,⑺⑻两题任选一题。)(8分)
⑴晴空一鹤排云上, 。(刘禹锡《秋词》)
⑵山重水复疑无路, 。(陆游《游山西村》)
⑶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 。(陶渊明《桃花源》)
⑷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 。(陶弘景《答谢中书书》)
⑸ ,叶底黄鹂一两声,日长飞絮轻。(晏殊《破阵子》)
⑹ ,弓如霹雳弦惊。(辛弃疾《破阵子》)
⑺《陋室铭》中点明文章主旨的语句是 , 。
⑻“乡土情结”是中华民族特有的文化现象。请默写出连续两句体现游子怀恋故土、思念家乡的古诗文名句。示例: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李白(示例除外)
5.根据下面语言材料,运用对偶知识对出下联。(3分)
春天时,湖水涨满,湖天一色,船行湖中,如行天上;秋日里,山色斑斓,山景如画,人游山中,如行画中。
上联:春水船如天上行; 下联:
6.欣赏下面这首词,分别回答问题(5分)
望江南 (温庭筠)
梳洗罢,独倚望江楼。过尽千帆皆不是,斜辉脉脉水悠悠。肠断白频洲。
⑴这首小词曲折地表现了一位深闺女子盼望心爱的人远行归来的内心情感,请揣摩出“独倚”这个动作表现出深闺女子 的心情。(2分)
⑵品读全词,展开联想和想象,描绘“过尽千帆皆不是,斜辉脉脉水悠悠”一句所展现出的画面。(字数50字左右)(3分)
7.《水浒》是这个学期推荐的一部课外阅读名著,故事情节动人心弦,人物形象个性鲜明。请你从梁山好汉中任选一位,填写人物知识卡片(写出人物相关故事名称两个)。(5分)
分类:《水浒》人物 编号: (1)
人物姓名:
性格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