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阅读专题
河南省新乡市2020—2021学年第一学期期末学业水平调研测试九年级语文试卷
阅读下面两个语段完成14-17题。(共10分)
(一)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是日更定矣,余拏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见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余同饮。余强饮三大白而别。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及下船,舟子喃喃曰:“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张岱《湖心兽看雪》)
(二)米元章①守涟水,地接灵璧,蓄石甚富,一一品目,入玩则终日不出。杨次公为廉访,规之曰:“朝廷以千里郡付公,那得终日弄石!”米径前,于左袖中取一石,嵌空玲珑,峰峦洞穴皆具,色极青润,宛转翻落,以示杨曰:“此石何如?”杨殊不顾,乃纳之袖。又出一石,叠峰层峦,奇巧又胜,杨亦不顾,又纳之袖。最后出一石,尽天画神镂之巧,顾杨曰:“如此那得不爱?”杨忽曰:“非独公爱,我亦爱也!”即就米手攫得之,径登车去。
(节选自张岱《夜航船》)
注:①米无章:米芾,字元章,北宋书法家、画家、书画理论家,与蔡襄、苏轼、黄庭坚合称“宋四家”,并因喜藏奇石被人称为“石痴”。
14.解释下面加点词语在句中的意思。(2分)
(1)湖中人鸟声俱绝 绝:
(2)径登车去 去:
15.把语段(一)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2分)
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16.下面对两个语段的相关理解和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张岱是明末清初人,写《湖心亭看雪》的时候,已进入清朝,但他在记叙的时候还沿用明朝纪年,含蓄地表达了他的故国之思。
B.两个语段中,张岱的”痴”与米芾的“痴”都有特立独行、率性真实、志趣高雅的一面,不过张岱在《湖心亭看雪》中还透露出淡淡的哀愁。
C.作者到亭上发现还有两人比他来得早,就有点不高兴,“余强饮三大白而别”中的“强”就表明了作者心情微妙而勉强喝酒。
D.作者写米芾痴于奇石,所藏奇石一块比一块奇巧,可见米芾的眼光独到,具有非常高超的审美力
。
17.两个语段都运用了侧面烘托的写作手法请结合语段(一)和语段(二)的内容简要分析。(4分)
14.(1)消失(2)离开,离去(每小题1分,意思对即可,共2分)
15.不要说相公您痴,还有像您一样痴的人呢。(关键词“更“似”的翻译1分,句子大意1分,共2分)
16.C(2分)
17.①语段(一)中,作者写了雪后人鸟声俱绝的寂静,以及着力写堤、亭、舟、人,层次清晰地描绘了一幅天地茫然的湖山雪夜水墨画,从侧面烘托雪景的美。②语段(二)中,通过写杨次公本来是检查督促米芾的工作,规劝他不要因玩石而荒废工作,却在米芾掏出的一块比一块精美的奇石面前,忘记此行目的,最后竟然夺石而去,从侧面写出了奇石的魅力,表现了米芾作为“石痴”的魔力。(每点2分,意思对即可,共4分)
参考译文
(二)米芾(字元章)做涟水军使,这里和灵壁相邻,他因此收藏许多美石,并一一细细品玩,终日与美石为伴不出门理事。杨次公前来监察,规劝米芾说:“朝廷把千里郡邑这么大的地方托付你管理,怎么能整天玩弄石头呢?”米元章走上前来,从左衣袖中拿出一块石头,只见这石块形状凹陷明透,峰峦洞穴皆具备,颜色十分清亮润泽,米元章举石宛转翻覆让杨次公看,问道:“这块石头怎么样?”杨次公无动于衷,米元章就把这石放入袖中。米元章又拿出一石,这一块,像层层的山峦,更胜前者,杨次公仍然无动于衷,米元章就又放入袖中。最后,米元章在袖中取出一石,只见这石块极尽大自然的雕琢之精炒。米元章看着杨次公说“这样精美的石头,哪能不爱呢?”这次,杨次公再也忍不住了,不由地说道:“不单单你喜爱,我也喜爱!”随即从米元章手中夺过,坐车离开。
河南省洛阳市2020--2021学年九年级第一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卷
阅读下面两个语段,完成下面小题。
(一)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节选自范仲淹《岳阳楼记》)
(二)齐王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