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课《诗词三首》同步练****2021—2022学年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
1. 阅读下面文本,完成下列各题。
行路难(其一)
李 白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1)“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这两句诗是如何抒写“行路难”的?
(2)最后两句诗是全诗的最强音。句中的“破”和“挂”妙在何处?
2. 阅读下面文本,完成下列各题。
行路难(其一)
李 白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行路难”是乐府古题,诗人以浪漫的笔法抒写了自己的人生感慨和精神追求。
B.诗的一二句运用夸张手法,烘托宴会的隆重,为下文写诗人内心的悲苦作铺垫。
C.诗的七八句连用典故,表达了诗人渴望在风景秀丽之处复出任职的心情。
D.诗的最后两句一改前文歧路徘徊的惆怅情绪,表现了诗人的倔强、自信和他对理想的执着追求。
(2)从修辞的角度赏析画横线的诗句。
3. 阅读下面文本,完成下列各题。
行路难(其一)
李 白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1)下列对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金樽清酒”“玉盘珍羞”仿佛在营造欢乐的宴饮气氛,实际是以乐景写哀情。
B.“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是实写人生道路中的艰难险阻。
C.“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节奏短促、跳跃,表现诗人徘徊苦闷的心境。
D.“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气势昂扬,在全诗中起卒章显志的作用。
(2)“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运用典故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愿望?请概括。
4. 阅读下面文本,完成下列各题。
行路难(其一)
李 白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1)对这首诗的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
A.诗歌采用乐府古题“行路难”,以叙事开篇,渐而过渡到抒情。
B.诗人面对美酒佳肴却“停杯投著”“拔剑四顾”,透露出内心的迷惘痛苦。
C.“闲来”两句连用两个历史典故,表现诗人对乘舟垂钓悠闲生活的渴望。
D.诗人反复感叹“行路难”,唱出了无穷忧虑、焦灼不安的心声。
(2)“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是广为流传的佳句,人们会在什么样的情况下引用它?为什么?
5. 阅读下面文本,完成下列各题。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刘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