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外文言文阅读专题
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2020-2021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7.(9分)阅读回答问题。
宋有富人,天雨墙坏。其子曰“不筑且有盗”,其邻人之父亦云亡其财,其家甚知其子而疑邻人之父。昔者郑武公欲伐胡,乃以其子妻之。因问群臣曰:“吾欲用兵,谁可伐者?”关其思曰:“胡可伐。”乃戮关其思,曰:“胡,兄弟之国也,何也?”胡君闻之以郑为亲己而不备郑郑人袭胡取之。此二说者,其知皆当矣,然而甚者为戮,处知则难矣。
(节选《史记•老子韩非列传》)
(1)下列加点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暮而果大亡其财
丢失
B.家甚知其子
同“智”,聪明
C.乃以其子妻之
嫁
D.胡可伐
攻打
(2)请用“/”给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
胡君闻之以郑为亲己而不备郑郑人袭胡取之
(3)简要概括邻人之父被“疑”、关其思被“戮”的原因,并说说你从中获得的启示。
广东省阳江市江城区2020-2021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六、课外阅读
阅读下面课外文言文,完成后面题目。
青龙①时,禁地多鹿。有诏杀鹿者死,并籍②其家;有不告者同罪。禁地广轮千余里,鹿日蕃息,百姓病之。是时蜀兵数犯境,帝问高柔曰:“安得猛士,使守西界,而虏不敢犯乎?”柔对曰:“臣闻圣王用兵,百兽皆可使战。今禁地有鹿可万头,陛下何不使之?”帝笑曰:“闻有驱虎豹而军者矣,未闻使鹿也。”柔曰:“何但鹿,雀亦可使。昔卫懿公有乘轩③之鹤,而民不得余粳稻④,戎人伐之,公使国人逆之,国人不往,皆曰:‘使鹤’。今天下未一戎马在郊正宜积谷养民以卒大业
。而乃有猎禁,群鹿暴犯,残食生苗,民虽障防,势不敢御,至如荥阳⑤左右,周数百里,岁略不收。方今天下,生财者少,而鹿之所损者多,卒有兵戎之役,水旱之灾,何以待之?”于是帝悚然,更令使民得捕鹿,无伤禾稼。
(注)①青龙:三国时魏明帝(曹睿)的年号。②籍:没收入官。③轩:古代一种有帷幕而前顶较高的车。④粳稻:水稻的一种。⑤荥阳:地名。
9.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是时蜀兵数犯境(多次) B.戎人伐之(砍伐)
C.周数百里(周围) D.卒有兵戎之役(突然)
10.请用三条“/”给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
今天下未一戎马在郊正宜积谷养民以卒大业
11.请根据内容,用不超过10个字概括出来作为标题,并分析魏明帝更改法令的原因。
广东省揭阳市揭西县 2020-2021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监测九年级语文试题
(二)(9分)
吾母姓钟氏,名令嘉,出南昌名族。十八,归先府君①。时府君年四十余,任侠好客,乐施与,散数千金,囊箧萧然②,越二载,生铨,家益落,历困苦穷乏,人所不能堪者,吾母怡然无愁蹙状,戚党③人争贤之。
铨九龄,母授《礼记》《周易》《毛诗》,皆成诵。暇更录唐宋人诗,教之为吟哦声。母与铨皆弱而多病,铨每病,母即抱铨行一室中,未尝寝;少痊,辄指壁间诗歌,教儿低吟之以为戏。
先府君苟有过,母必正色婉言规。或怒不听,则屏息,俟怒少解,复力争之,听而后止。先府君在客邱,督铨学甚急,稍怠,即怒弃之,数日不及一言。吾母垂涕扑之令跪读至熟乃已未尝倦也。铨故不能荒于嬉,而母教由是益以严。
(节选自蒋士铨《忠雅堂集》,有删改)
【注释】①归:古代女子出嫁叫“归”。先府君:指作者已去世的父亲。②囊箧萧然:这里是“钱物都用空”的意思。 ③戚党:亲戚和乡邻。
9.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家益落(更加) B. 戚党人争贤之(认为……贤能)
C. 先府君苟有过(苟且) D. 俟怒少解(等到,等待)
10. 请用 “/ ”给文中画线句子断句。
吾母垂涕扑之令跪读至熟乃已未尝倦也。
11. 结合选文,简要分析钟氏是个怎样的人。
广东省广州市增城区2020-2021学年第一学期期末综合测试九年级语文试卷
阅读下面课外文言文段,然后回答问题。(5 分)
乐工罗程者,善弹琵琶,为第一,能变易新声。得幸于武宗,恃思自治。宣宗初亦召供奉。 程既审上晓音律,尤自刻苦。 往往令倚嫔御歌,必为奇巧声动上,由是得幸。程一日果以眦睚。***,上大怒,立命斥出,付京兆。他工辈以程艺天下无双,欲以动上意。会上幸苑中,乐将作, 送旁设一虚坐,置琵琶于其上。乐工等罗列上前,连拜且泣。上曰: “汝辈何为也?”进曰:“罗程负陛下,万死不赦。然臣辈惜程艺天下无双,不得永奉陛下,以是为恨。”上曰:“汝辈所惜罗程艺耳,我所重者高祖、太宗法也。”卒不赦程。
(选自王谠《唐语林》 ) .
[注释]①得幸: 受到宠幸。②恣; 放纵。③供奉: 侍候皇帝。④审:深知。⑤倚嫔御歌:为妃嫔作歌伴奏。⑥眦睚:极小的怨愤。⑦付京兆: 交给京城地方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