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五章第3节《凸透镜成像的规律》习题课件3人教版(共17张PPT).zip


初中 八年级 上学期 物理 人教版

1340阅读234下载17页1.36 MB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下载所得到的文件列表
文档介绍:
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基础思维课件
考 情 分 析
本知识点考查重点是理解凸透镜在各种条件下所成像的性质,考查通过实验探究得出正确结论,并能应用正确结论解决实际问题。
思 维 导 图
思 维 导 图 解 读
(1)凸透镜成像的相关概念
①物距: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用u表示。
②像距:像到凸透镜的距离,用v来表示。
(2)研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①实验器材:光具座、凸透镜、光屏、蜡烛、火柴等,如下图所示。
思 维 导 图 解 读
②实验步骤
依次将点燃的蜡烛、透镜、光屏安放在光具座上,调整火焰的中心、透镜的光心、光屏的中心在同一高度。
调节蜡烛到透镜间的距离,使u>2f,左右移动光屏,直到在光屏上能够看到烛焰的清晰的像,记下此时的物距和像距的大小。
思 维 导 图 解 读
调节蜡烛到透镜间的距离,使f<u<2f,左右移动光屏,直到在光屏上能够看到烛焰的清晰的像,记下此时的物距和像距的大小。
调节蜡烛到透镜间的距离,使u<f,左右移动光屏,成不了像,在光屏一侧透过透镜观察成像。
由上面的实验总结出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思 维 导 图 解 读
③实验结论:凸透镜的成像规律
思 维 导 图 解 读
凸透镜成像由两个特殊点分成三个区域
(1)焦点是实像和虚像的分界点。即当u>f时,物体经凸透镜成实像;当u<f时,物体经凸透镜成虚像,物体在焦点上不成像。
(2)2倍焦距位置是物体成放大像和缩小像的分界点。即当u>2f时,物体经凸透镜成缩小实像;当u<2f时,物体经凸透镜成放大的实像或虚像。
(3)凸透镜所成的实像都是倒立的,且像和物分居于透镜两侧;所成的虚像是正立的,且是放大的,一般像和物位于透镜的同侧。
思 维 导 图 解 读
(4)在焦点以外,物体离焦点越近,像距越大,像越大。这个规律用于照相机和幻灯机的调节。如用照相机照相时,要得到较大的像,被照物体应离镜头近些,同时暗箱要拉长些。用于幻灯机时,要使屏幕上的画面大些,应该把幻灯机向后移,把幻灯片与镜头的距离调近些。
上述规律可用口诀记忆:“焦点内外分虚实,二倍焦距分大小,实像分居两侧倒,虚像位于同侧正”;“物近像远像越大,物远像近像越小”。
【例1】 (安徽中考)为纪念伽利略将望远镜用于天文观测四百周年,联合国将2009年定为国际天文年(图为宣传画)。伽利略望远镜利用了凸透镜成像的原理,关于凸透镜成像,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当物体位于凸透镜1倍焦距以内时,成倒立、放大的虚像
B.当物体位于凸透镜3倍焦距处,成倒立、缩小的实像
C.凸透镜所成的实像都是缩小的,虚像都是放大的
D.凸透镜所成的像都能呈现在光屏上
B
【解析】根据凸透镜成像规律,当物体位于凸透镜1倍焦距以内时,成正立、放大的虚像,故A错误;当物体位于凸透镜2倍焦距以外时,成倒立、缩小的实像,故B正确;当物体位于1倍焦距与2倍焦距之间时,成倒立、放大的实像,故C错误;实像能在光屏上呈现,而虚像不能呈现在光屏上,只能用眼睛观察到,故D错误。
典 例 精 析
内容来自帮提分https://www.sfbroad.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