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物态变化》单元测试卷
一、单选题(共15小题)
1.用冰在运输中给食品降温,防止食品腐烂变质.这是应用了( ).
A. 冰凝固吸热
B. 冰液化放热
C. 冰熔化放热
D. 冰熔化吸热
2.冬天房顶上的积雪没有熔化,但会逐渐减少,是因为积雪发生了( )
A. 蒸发现象
B. 升华现象
C. 凝华现象
D. 凝固现象
3.在医院里,医生为病人检查牙齿时,拿一个带把的金属小镜子在酒精灯上烤一烤,然后再放入病人的口腔中,这样做的目的是( )
A. 使镜子升温,防止口中水蒸气液化
B. 使镜子升温,防止口中空气液化
C. 使镜子升温,防止口中水蒸气凝华
D. 消毒,保持卫生
4.在北方高寒地区,要使用酒精温度计测量气温,而不使用水银温度计,这是因为( )
A. 水银温度计的测量范围比酒精的小
B. 固态水银比固态酒精的熔点低
C. 液态水银比液态酒精的凝固点高
D. 液态水银比液态酒精的凝固点低
5.如图所示,将一支盛水的试管插入足够多的冰水混合物中,那么试管中的水( )
A. 很快就会结成冰
B. 只要经过足够长的时间,水肯定会结成冰
C. 在短时间内水不会结成冰
D. 时间再长水也不会结成冰
6.沈括纪念馆要浇铸纪念铜像,在浇铸铜像的过程中,铜块发生的物态变化是( )
A. 先升华,后凝华
B. 先凝华,后升华
C. 先熔化,后凝固
D. 先凝固,后熔化
7.试按温度计的使用步骤,可把下面的叙述依次排列为 ( )
a.观察温度计的示数 b.让温度计的玻璃泡与被测物体充分接触
c.估计被测物体温度 d.选取适当的温度计 e.取出温度计
A. abcde
B. dcbae
C. cdbae
D. dcabe
8.酒精温度计和煤油温度计能测量的最高温度不同,主要是由于酒精和煤油的( )
A. 沸点不同
B. 凝固点不同
C. 比热容不同
D. 导电性不同
9.海波的熔点是48℃,那么48℃的海波所处的状态是( )
A. 一定是固态
B. 一定是液态
C. 一定是固、液共存态
D. 以上都有可能
10.一支体温计示数为 38 ℃,若粗心的护士仅消毒后就直接用它去测量甲、乙两个病人的温度,体温计的示数分别是 38 ℃和 39 ℃,则下列对甲、乙两病人体温的判断正确的是( )
A. 甲 38 ℃,乙 39 ℃
B. 甲低于 38 ℃,乙 39 ℃
C. 甲不高于 38 ℃,乙 39 ℃
D. 无法确定
11.大丰天气预报,及时准确发布中央气象台天气信息.如下图所示是中国气象局发布的大丰地区某天天气预报情况.下列有关这一天气温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全天气温都是-4℃
B. 全天气温都是4℃
C. 这天最低气温是-8℃
D. 这天最高气温与最低气温的温差是8℃
12.在教室的地面上洒水会感到凉爽,是因为( )
A. 水液化吸热
B. 水液化放热
C. 水汽化吸热
D. 水汽化放热
13.0℃的木块和0℃的铁块( )
A. 木块比铁块冷
B. 铁块比木块冷
C. 冷热程度相同
D. 无法确定
14.制取合金常用的方法是将两种或多种金属(或非金属)加热到某一定温度,使其全部熔化,再冷却成为合金.根据表中的数据判断(其他条件均满足),下列合金不宜采用上述方法制取的是( )
A. 铁——铜合金
B. 镁——铁合金
C. 钠——铝合金
D. 铁——铝合金
15.秋天的早晨,某同学搭车去省城,发现当日大雾,看不清沿途稍远的树木和道路;接近城镇时,雾越来越小;经过城镇,基本无雾;出城再行,雾又越来越大,即有“田野有雾、城镇无雾”的现象,形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 )
A. 城镇上空尘埃稀少
B. 地球近年升温
C. 温室气体排放过多
D. 城镇气温较高,形成“热岛”
二、填空题(共3小题)
16.在热学实验中,小红有一个新发现,根据课本上的数据,在1.01×105Pa大气压下酒精的沸点是78.5℃,而实验中使用的酒精温度计的量程是-5℃-102℃.经过调查他们确认所使用的是酒精温度计.为什么所使用的温度计的最程超过了78.5℃?请你根据所学的知识做出猜想.
猜想:________.
你猜想的依据是: ________.
17.夏季闷热的夜晚,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