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2021-2022学年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下册第15课《无言之美》知识梳理.docx


初中 九年级 下学期 语文 人教版

1340阅读234下载4页98 KB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下载所得到的文件列表
2021-2022学年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下册第15课《无言之美》知识梳理.docx
文档介绍:
九年级下册语文15课《无言之美》知识梳理
词  语
意蕴 yì yùn
附丽 fù lì
姑且 gū qiě
笼统 lǒng tǒng
蛾眉 é méi
寂寥 jì liáo
谚语 yàn yǔ
铢两悉称 zhū liǎng xī chèn
心旷神怡 xīn kuàng shén yí
轻描淡写 qīng miáo dàn xiě
栩栩如生 xǔ xǔ rú shēng
目不忍睹 mù bù rěn dǔ
信手拈来 xìn shǒu niān lái
 
词语释义
意蕴:内在的意义,含义。
附丽:附着,依附。
笼统:缺乏具体分析,不明确;含混。
寂寥:寂静空旷,冷落萧条。
铢两悉称:形容两方面轻重相当或优劣相等。
心旷神怡:心境开阔,精神愉快。
轻描淡写:1.用浅淡的颜色轻轻描绘。2.说话或行文时有意把某个问题轻轻带过。
栩栩如生:形容艺术形象非常生动逼真,像活的一样。
目不忍睹:形容景象十分凄惨,使人不忍心看。
信手拈来:随手拿来。形容写文章时,善于运用词汇和组织材料。
 
文学常识
本文作者是朱光潜,美学家、翻译家。主要作品有《文艺心理学》《谈美》《西方美学史》等。
 
课文内容概括
美学家朱光潜的《无言之美》论证了无言之美,说明了“说出来的越少,留着不说的越多,所引起的美感就越大越深越真切”的道理,告诉人们要从艺术的角度关注并学会运用无言之美。
 
课文鉴赏
1.作者是如何引出“无言”这一话题的?作者认为“无言”的意蕴,应该从哪方面着手研究?
作者首先从孔子与子贡的对话引出“无言”的话题;作者认为要探究“无言”的意蕴,应该从美术观点去研究。
 
2.作者在文中提到了一个“尽善尽美”的条件,作为以言达意的文学,能否满足这个条件?若不能达到这个条件,文学是否还能达到美呢?
“文字语言固然不能完全传达情绪意旨”,因此难以满足“尽善尽美”的条件。但文学依然有“美”的境界,因为作者认为对于表达全部意旨,不仅是文学,“一切美术作品也都是这样,尽量表现,非唯不能,而且不必”,意思是意志不能也无必要全部清楚地用言语表现出来,就算言语不能表现所有意志也能达到美。
 
3.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证明“无言”也能产生美的?作者在此主要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
作者一共从四种艺术入手,运用了举例论证,论证了“无言”也能产生美。①以“言尽一切”的相片与“言及部分”的图画相比,图画之美证明了无言之美;②以文学作品的
内容来自帮提分https://www.sfbroad.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