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物态变化 单元练****一、单选题
1.夏天开着空调的甲房间、冬天开着暖气的乙房间,玻璃窗上都会出现“水雾”。下列解释正确的是( )
A.甲、乙两房间的“水雾”都在内表面
B.甲、乙两房间的“水雾”都在外表面
C.甲房间“水雾”在外表面,乙房间“水雾”在内表面
D.甲房间“水雾”在内表面,乙房间“水雾”在外表面
2.下表中是1个标准大气压下一些物质的熔点和沸点。根据表中信息,在我国各个地区都能测量气温的温度计内,应选择的物质是( )
物质
水
***
酒精
***
熔点/℃
0
-39
-117
-114
沸点/℃
100
357
78
35
A.水 B.*** C.酒精 D.***
3.我们能在不同的环境中看到“白气”。下列有关形成“白气”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文艺演出时舞台上经常施放“白气”,这是干冰在常温下的升华现象
B.打开盖子的热水瓶口处会出现“白气”,这是瓶内水蒸气的液化现象
C.清晨能看到河面上有一团团的“白气”,这是河面上水蒸气的蒸发现象
D.夏天,打开冰箱门时常会出现“白气”,这是冰箱内水蒸气的液化现象
4.在标准大气压下,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水的温度不论高低,都可以蒸发
B.水的温度达到100 ℃才能沸腾,在沸腾过程中吸收热量,温度升高
C.水的温度达到100 ℃才能汽化
D.水吸收的热量越多沸点就越高
5.关于熔化和凝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物质熔化要吸热,但熔化时温度不一定升高 B.晶体和非晶体熔化时都要吸热
C.同种晶体的熔点和凝固点相同 D.液体在凝固成晶体的过程中要放热,其温度降低
6.某些地区有用番薯、酒曲、水做原料酿造“地瓜酒”的****俗.首先将番薯煮熟,晾到一定的温度后,把番薯、酒曲、水按一定比例混合并搅拌均匀,经发酵40天左右,其间每天搅拌一到两次,最后在“酒料”中分离出“地瓜酒”.如图所示是从“酒料”中提取“地瓜酒”的装置示意图.关于提取“地瓜酒”的工序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在提取“地瓜酒”的过程中发生的物态变化是汽化和液化
B.烧火加热的目的是使酒料吸热升华
C.小锅中冷水的作用是使酒精蒸气液化
D.为了提高“出酒”速度,小锅中的冷水要不停地换
7.日常生活中我们会经常看到烧开水时从壶嘴冒出“白气”,刚从冰箱中取出的雪糕周围也有“白气”,如图所示.下面对这两种“白气”的解释正确的是( )A.两种白气都属液化现象
B.两种白气都是原来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形成的
C.壶嘴冒出的白气是壶里冒出的水蒸气遇冷凝华形成的
D.雪糕周围的白气是雪糕升华形成的
2
8.给一定量的水加热时,其温度与时间关系如图中实线所示.若其他条件不变,仅将水量增加,则温度与时间的曲线是( )
A.丁 B.乙
C.丙 D.甲
9.保温瓶中盛有半瓶温度为0℃的水,现将温度为-3℃的一小块冰投入水中并塞上瓶塞,这时将发生的现象是( )
A.水的温度不变,冰的温度也不变 B.水的温度降低,冰的温度升高
C.水的质量减小,冰的质量增加 D.冰和水质量都不变
10.如图所示,把温度计迅速从乙烧杯的冷水中抽出并插入甲烧杯的热水中,温度计的示数将( )
A.上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