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2
第三章物态变化训练(4)2021-2022学年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
一、单选题
1.《中国诗词大会》深受观众喜爱,诗词中涉及的物态变化现象解释正确的是( )
A.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雪是升华形成的
B.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露是熔化形成的
C.岚雾今朝重,江山此地深——雾是汽化形成的
D.不知明镜里﹐何处得秋霜——霜是凝华形成的
2.小明打开电冰箱门时,发现后壁结了一层厚厚的霜,形成霜的物态变化是( )
A.凝固 B.熔化 C.液化 D.凝华
3.美丽的树挂、霜都是怎样形成的?小红在物理老师的指导下完成了下面的实验:将冰块放于易拉罐中并加入适量的某种物质,用筷子搅拌大约半分钟,用温度计测量罐中混合物的温度,这时观察易拉罐的下部和底部,就会发现白霜(如图),下列有关这个实验说法正确的是( )
A.在易拉罐中加入的“某种物质”是水,混合后的温度等于0℃
B.在易拉罐中加入的“某种物质”是盐,混合后的温度低于0℃
C.在易拉罐中主要发生了冰的熔化,在易拉罐的外壁上主要发生了凝固
D.在易拉罐中主要发生了水的凝固,在易拉罐的外壁上主要发生了凝华
4.在“探究蜡烛的熔化特点”和“观察碘锤中的物态变化”两个活动中,采用水浴法加热的主要目的是( )
A.都是为了受热均匀
B.都是为了控制温度
C.前者是为了受热均匀,后者是为了控制温度
D.前者是为了控制温度,后者是为了受热均匀
5.保护水资源必须从我做起,在生活中防治水体污染的具体做法正确的是( )
A.洗菜的水浇花 B.洗菜的水冲厕所
C.使用节水龙头 D.工业废水经处理达标后再排放
6.小明洗澡时发现浴室的两根水管管壁上,一根布满了水珠,一根完全见不到水珠(如图)。对于此现象,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3
2
A.布满水珠的是热水管 B.水珠是凝华的结果
C.水珠的形成过程吸热 D.水珠是液化的结果
7.运动员关节扭伤后,马上给他喷涂一种雾状的极易挥发的液态***乙烷,用它作麻醉剂可使运动员折皮肤迅速冷却,在一段时间内失去疼痛感,这是由于***乙烷( )
A.熔化吸热 B.凝固放热 C.汽化吸热 D.升华吸热
8.下列四幅图中物态变化相同的一组是( )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9.如图所示是某物质的熔化图像,下列关于此图像信息的解读错误的是( )
A.这是一种晶体物质
B.物质的初温是40℃
C.段时物质处于气态
D.加热分钟时物质的温度是48℃
10.下列发生物态变化的现象中,属于凝华的是( )
A.刚出冷库的冻肉比原来重 B.洒在地板砖上的水不见了
C.加在饮料中的冰块越来越小 D.放在衣柜里的樟脑丸变小了
11.口罩成为常态防疫“神器”,戴眼镜的人们常因口罩佩戴出现镜片模糊的情况,这是液化现象。下列实例中与它物态变化相同的是( )
3
4
A.初春,冰雪消融 B.夏天,清晨草叶或树叶上形成露珠
C.深秋,屋顶的瓦上结了一层霜 D.冬天,室外冰冻的衣服变干了
12.冷链储运中常用一种装有制冷装置的冷藏车,用于运输冷冻食品和疫苗药品等,制冷装置通过液态制冷剂汽化将车的“热”搬运到外面,实现制冷。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冷藏车厢体应选用导热性好的材料做成
B.液态制冷剂在车厢内汽化吸热
C.车厢内物品表面会有一层白霜,是凝固现象
D.放入车厢内的水在凝固过程中吸热
13.天气炎热,小易从冰箱里拿出一支冰棍,细心的他发现冰棍表面有一层“白霜”,冰棍周围冒着“白气”,他咬了一口冰棍,舌头立即感觉凉凉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白霜”和雾、雾凇的形成原因相同 B.“白气”是空气中的水蒸气
C.“白气”形成过程是吸热过程 D.“白霜”形成过程是放热过程
二、填空题
14.瑞雪兆丰年。2018年元月,安徽多地普降瑞雪,雪形成是空气中水蒸气______(填物态变化名称)而成。
15.炎炎夏日,小明同学游泳后走上岸感觉到有点冷是由于身上的水______吸热所致;他买了冰棒含嘴里过了一会儿感觉到凉快是由于冰棒______吸热所致。(均填物态变化名称)
16.滚烫的油锅不小心滴入了水珠,你会发现油花四溅,这是因为水的沸点比油的沸点______(填高或低)的结果。在医院里病人发热时,高烧不退,可以用酒精擦拭病人的身体,这是因为酒精在______过程中要______,起到暂时降低温度的效果。而我国古代铁匠师傅锻造兵器时,常将烧得发红的铁器放入冷水中淬火时,会听到嗤嗤声,同时看到水面上冒出一股白汽,在这个过程中水先后发生了______和______物态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