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第五章第4节眼睛和眼镜 2021-2022学年八年级上册物理教学 课件(共31张PPT)+素材.zip


初中 八年级 上学期 物理 人教版

1340阅读234下载31页8.93 MB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下载所得到的文件列表
文档介绍:
眼睛和眼镜
第五章 第4节
1.了解眼睛的构造,知道眼睛是怎样看见物体的。
2.通过了解晶状体的调节过程,知道人眼观察远处物体和近处物体都能看清楚的原因。
3.通过对近视眼和远视眼形成原因的了解,明白眼镜是怎样矫正视力的,知道用眼常识,并形成爱护眼睛的意识。
同学们,我们要感谢自己的眼睛,是它让我们看到如此美丽的世界,不过有些同学需要戴着眼镜才能看清物体。
眼睛和眼镜是一对亲密的好伙伴,下面我们就一起探究一下眼睛和眼镜。
眼球的结构
角膜
晶状体
视网膜
瞳孔
睫状体
玻璃体
视神经
知识点1 眼睛
眼球的主要结构有:晶状体、角膜(晶状体和角膜的共同作用相当于一个凸透镜)、睫状体(可改变晶状体的形状) 、瞳孔(相当于照相机的光圈) 、玻璃体、视网膜(视网膜相当于光屏)、视神经。
人的眼球好像一架照相机,晶状体和角膜的共同作用相当于一个凸透镜。眼睛观察物体时,物距大于2倍焦距,眼睛把来自物体的光会聚在视网膜上,形成物倒立、缩小的实像。
视网膜上的感光细胞受到光的刺激产生信号,视神经把这个信号传输给大脑我们就看到了物体。
眼睛的视物原理
正常的眼睛无论是眺望远景,还是看近物,都能看清楚,也就是说,不管物距变大还是变小,眼睛都能将像清晰地成在视网膜上。物距发生变化时,像距(视网膜和晶状体的距离)未变,仍然能够清晰成像这是因为眼睛通过睫状体改变晶状体的形状,进而改变晶状体对光线的偏折能力,即改变了晶状体的焦距,使不同距离的物体的像都能清晰地成在视网膜上。
正常眼睛的调节
①看远处物体
②看近处物体
当睫状体放松时,晶状体比较薄,对光的折射能力变弱,远处物体射来的光刚好会聚在视网膜上,眼睛可以看清远处的物体。
当睫状体收缩时,晶状体变厚,对光的折射能力变强,近处物体射来的光会聚在视网膜上,眼睛就可以看清近处的物体。
远点、近点和明视距离
1.远点:眼睛的调节是有限度的,当睫状体完全松驰时,晶状体表面弯曲程度最小,此时晶状体最扁,能够看清的最远的极限点叫做远点。正常眼睛的远点理论上在无限远处。
2.近点:当睫状体极度紧张时(用力看近物时),晶状体变得最凸,表面弯曲程度最大,此时能看清的最近的极限点叫做近点。正常眼睛的近点在离眼睛大约10cm的地方。
3.明视距离:在合适的照明条件下,正常眼睛观察近处物体最清晰而又不疲劳的距离大约是25cm,这个距离叫做明视距离。预防近视眼的措施之一,就是读写时眼睛与书本的距离应保持在25cm左右。
内容来自帮提分https://www.sfbroad.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