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6
凸透镜单元练****2)2021-2022学年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五章
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
一、单选题
1.下列有关光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墙上的手影是光沿直线传播形成的
B.黑板右端反光是由于光的漫反射形成的
C.海市蜃楼是由于光的反射而形成的
D.照相机形成的像是倒立、缩小的虚像
2.如图是小明通过一块透镜观察物理课本的情况,此时他将这块透镜由图示位置慢慢远离课本,他在草稿纸上随手记录了成像情况如下:①倒立放大的像;②倒立缩小的像;③正立放大的像,那么,在这过程中像变化的正确顺序是( )
A.①②③ B.②③① C.③①② D.③②①
3.如图所示的下列现象中,属于光的反射的是( )
A.手影 B.演员对着镜子画脸谱
C.用鱼叉鱼 D.用透镜看蜡烛的像
5
2
4.如图是某同学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记录并绘制了像到凸透镜的距离v跟物体凸透镜的距离u之间关系的图像,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该凸透镜的焦距是
B.当时,成像原理与照相机的成像原理相同
C.把物体从距凸透镜处向处移动的过程中,成虚像且像逐渐变大
D.成实像时,若只将透镜换为焦距更小的凸透镜,移动光屏再次成像时,像变大
5.如图甲、乙所示是光线经过甲、乙两透镜后的折射光线;图丙是某人看远处物体时的成像情况,图丁是一款通过在透明的薄膜中注入或抽出光学液体来实现改变的镜片。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甲透镜的折射光线会聚于一点,说明甲透镜是凸透镜
B.乙透镜的折射光线是发散的,说明乙透镜是凹透镜
C.该人的视力缺陷是近视眼,矫正时应选择镜片Ⅰ
D.该人的视力缺陷是远视眼,矫正时应选择镜片Ⅱ
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岸边的树在水里的倒影,是由于光的折射形成的
B.小孔成像是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
C.投影仪中的投影片放在镜头二倍焦距以外
D.近视眼镜的镜片采用凹透镜是因为凹透镜对光有发散作用
7.如图所示的四种现象中,属于光的直线传播现象的是( )
3
6
A.眼睛被放大镜放大 B.丹顶鹤在水中的倒影
C.王亚平通过水球成像的过程 D.古老的民间艺术皮影戏
8.某班同学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记录并绘制了像到凸透镜的距离v 跟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 u 之间关系的图象,如图所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该凸透镜的焦距是 16cm
B.当 u=24cm 时成放大的像,放大镜就是根据这一原理制成的
C.当 u=12cm 时,在光屏上能得到一个放大的像,投影仪就是根据这一原理制成的
D.把物体从距凸透镜 12cm 处移动到 24cm 处的过程中,像先变大后变小
9.下列图示中光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
A.图甲中,人佩戴的凹透镜可以矫正远视眼
B.图乙中,漫反射的光线杂乱无章不遵循光的反射定律
C.图丙中,平面镜成像时进入眼睛的光线是由像发出的
D.图丁中,光的色散现象说明白光是由各种色光混合而成的
10.以下是学****了“平面镜成像”和“凸透镜成像”的知识后,总结出的关于像的一些特点,其中正确的是( )
A.有些虚像可以用光屏承接 B.像的大小都与物体到镜的距离有关
C.实像不是放大的就是缩小的 D.实像一定能用光屏承接
11.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已知凸透镜的焦距为。如图所示,凸透镜固定在光具座的刻线处,通过移动蜡烛和调节光屏的位置来进行探究实验。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5
4
A.将蜡烛移到刻线处,光屏上呈现倒立放大的实像
B.将蜡烛移到刻线处,光屏上呈现正立放大的虚像
C.将蜡烛移到刻线处,成像特点与照相机成像特点相同
D.将蜡烛从刻线处移向刻线处的过程中,光屏上呈现的像会变大
12.学****完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后,小明同学进行了总结,其中正确的是( )
A.缩小的都是实像,放大的都是虚像
B.缩小的像都是倒立的,放大的像都是正立的
C.实像和物体都在凸透镜的同侧,虚像和物体分别在凸透镜的异侧
D.实像都是倒立的,虚像都是正立的
二、填空题
13.光学在生活中应用举例:
①旗杆的影子中午比清晨______(选填“长”或“短”);
②渔夫叉鱼时,鱼叉应对准看到的“鱼”的______(选填“上方”或“下方”);
③透过露珠可清晰看到细小的叶脉,露珠起到了______的作用。(选填“照相机”、“投影仪”或“放大镜”)。
14.如图甲,将凸透镜正对着太阳光,前后移动纸片得到最小最亮的光点,测得光点到凸透镜中心的距离是5cm。该光点是凸透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