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3章《物态变化》
单元练****题(含答案)
一、单选题
1.以下估测中,最接近实际的是( )
A.苏州冬天的最低气温约为10℃ B.人正常走路的速度约为1km/h
C.中学生课桌高度约为80cm D.正常人的脉搏跳动 1 次用2s
2.下列温度最接近23℃的是( )
A.健康成年人的体温 B.我国西北地区冬季最低气温
C.冰水混合物的温度 D.让人感觉温暖舒适的室温
3.以下估测最接近于生活实际的是( )
A.让人感觉温暖而舒适的房间温度大约是32℃
B.中学生正常步行速度大约是5m/s
C.教室课桌的高度大约是75cm
D.中学生正常呼吸一次时间大约是20s
4.一般情况下,下列物质属于晶体的是( )
A.海波 B.松香 C.玻璃 D.沥青
5.下列各函数图像能正确反映冰在熔化时及熔化前后温度随时间变化趋势的是( )
A.B.C.D.
6.如图所示为小明同学在做海波熔化实验时,绘制的海波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由图可知( )
A.海波是晶体
B.海波没有固定的熔点
C.海波熔化过程经历了9分钟
D.第9分钟时海波处于固态
7.在手背上用棉签擦一点酒精,手背感觉很凉,主要原因是酒精( )
A.蒸发放热 B.蒸发吸热 C.液化放热 D.液化吸热
8.下列做法是为了减慢液体蒸发的是( )
A.用扫帚把积在地面的水向周围扫开 B.湿衣服晾在通风良好的地方
C.洗头后用电吹风把头发吹干 D.将水果用保鲜膜包好后储存
9.如图是用水壶烧开水的情景,下列关于离壶嘴较远的地方“白气”比较浓,而靠近壶嘴的地方却没有“白气”的说法正确的是( )
A.靠近壶嘴处的温度较高,空气中原有的水蒸气难以液化
B.靠近壶嘴处的温度较高,刚冒出的水蒸气难以液化
C.液化是需要时间的,刚冒出的水蒸气液化时间太短
D.离壶嘴较远处的空气中水蒸气含量较多,所以液化生成的小水珠多
10.下面四个有关生活实例的分析正确的是( )
A.晾晒在太阳光下的湿衣服不久会变干,是沸腾现象
B.医务工作者戴的护目镜内侧产生水珠,是液化现象
C.炒菜前滴入热锅的小水滴很快不见了,是升华现象
D.北方寒冷的冬季玻璃窗上会产生冰花,是凝固现象
11.下列有关热现象的解释,正确的是( )
A.暮春,露珠晶莹,露的形成是熔化现象
B.盛夏,晨雾飘渺,雾的形成是液化现象
C.深秋,雾凇洁白,霜的形成是凝固现象
D.隆冬,大地冰封,冰的形成是凝华现象
12.如图所示是我国“神州”载人飞船的返回舱,它的表面有层叫做“烧蚀层”的物质,当返回舱返回地球时,在通过大气层过程中,“烧蚀层”可以保护返回舱不因高温而烧毁.“烧蚀层”能起这种作用,主要是它发生了( )
A.熔化和液化 B.熔化和凝固 C.熔化和凝华 D.熔化和汽化
13.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物体吸收了热量,温度一定升高 B.奈的熔点是80℃,80℃的奈一定是液体
C.液体温度上升到沸点,但不一定能沸腾 D.所有的气体通过压缩体积都可以液化
14.如图是某网友在四月拍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