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人教版数学七上《1.5有理数的乘方》教学设计+同步测试题.zip


初中 七年级 上学期 数学 人教版

1340阅读234下载7页35 KB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下载所得到的文件列表
文档介绍:
1.5 有理数的乘防
教学任务分析




知识技能
掌握有理数混合运算的法则,并能熟练地进行有理数加、减、乘、除、乘方的混合运算.
数学思考
在运算过程中能合理使用运算律简化运算,体会运算律的作用.
解决问题
在理解有理数乘方的基础上进行有理数准确计算.
情感态度
在探索有理数的乘方法则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同时培养学生良好的学********惯.
重点
有理数的乘方法则的发现和有理数的混合运算.
难点
乘方法则的发现,混合运算中最佳运算方法的寻找.
 
教学流程安排
活动流程图
活动内容和目的
问题1  复****有理数的乘法
问题2  引入乘方
 
 
 
问题3  计算
 
 
问题4  计算探索
 
 
问题5  解决问题
 
问题6  独立计算、思考
 
问题7 巩固练****
问题8 解决相关问题
 
小结、作业
创设情境、自主探索,引入本节课的研究问题.
 
 
 
 
探索乘方法则.
 
 
探索幂的符号,培养探索精神.
 
 
区别底数和幂,加深对幂的认识.
 
通过计算总结在有理数混合运算时运算顺序.
 
通过巩固练****加深对新知的理解和掌握.
 
知识拓展创新、培养学生思维的深刻性以及灵活性.
 
    培养归纳能力、巩固新知.
教学过程设计
一、创设情境、自主探索,引入本节课的研究问题
问题1:几个不是0的有理数相乘,积的符号是由什么确定的?
学生探索活动:学生回忆,经过回忆发现积的符号是由负因数的个数确定的,若负因数的个数为偶数时,积的符号为正;当负因数的个数为奇数时,积的符号为负.
问题2:2×2×……×2(10个2)我们可以如何表示?你能举出类似的例子吗?
学生探索活动:学生根据小学中学过的正方形的面积a·a,读作a的平方(二次方),即:a2,立方体的体积a·a·a,读作a的立方(或a的三次方),即a3,依次可以猜想:2×2×……×2(10个2)=210,表示10个2相乘.
根据学生所举的例子的共同特点(求几个相同因式乘积的运算),由学生自主进行归纳.
学生归纳(必要时教师进行启发补充等):
归纳1:n相同的因数相乘,即aa……a(n个a)记作:an,读作a的n次方.
归纳2:求n个相同因数的积的运算叫做乘方,乘方的结果叫做幂,在an中,a叫作底数,n叫作指数,当an看作一个结果时,也可以读作a的n次幂.
注意:一个数可以看成这个数本身的一次方实际上是一种规定.也可以这样来理解:指数就是指相乘的因数的个数,指数是1,就是指只有一个因数.
二、知识应用、巩固新知、引出新的要探究的问题
问题3:
计算:
(1)(-4)3 ;     (2)(-2)4;
(3)  ;      (4)(-1)7.
学生活动:乘方就是几个相同因数的积的运算,故可用有理数的乘法运算来进行乘方运算.
解答过程略 .
注意:表示负数的乘方,书写时一定要把整个负数(连同符号)用括号括起来,例如,(-4)×(-4)×(-4)×(-4)=(-4)3.
问题4: 不计算下列各式的值,你能确定其符号吗?你能得到什么规律吗?说出你的根据.
(1)(-2)51
内容来自帮提分https://www.sfbroad.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