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6
凸透镜巩固基础(3)2021-2022学年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五章
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
一、单选题
1.测绘人员绘制地图时,需从高空向地面照相,若使用照相机镜头的焦距为50mm,则胶片到镜头的距离是( )
A.大于100mm B.等于50 mm
C.大于50 mm D.介于50 mm和100mm之间
2.如图所示,下列现象中由于光沿直线传播形成的是( )
A.用放大镜看书
B.水中的倒影
C.空中的彩虹
D.阳光下的影子
3.如图所示现象中,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是( )
A.林间光束 B.水中倒影
C.铅笔“折断” D.瓢虫“变大”
4.2021年4月17日晚,在我国部分地区能观测到罕见的“月掩火星”天象,月亮遮掩火星发生的原理与月亮遮掩太阳(日全食)相似,下列光现象中与“月掩火星”形成原理相同的是( )
A.桥在水中的倒影
7
2
B.雨后彩虹
C.露珠下的叶脉看起来变粗了
D.手影游戏
5.如图所示,二维码已成为人们手机生活服务的重要入口,添加好友、移动支付、会议签到等都可以通过“扫一扫”实现。其工作原理是:手机扫描二维码,相当于给二维码拍了一张照片,识别软件正是依靠颜色的深浅来完成对二维码的识别。关于其中涉及到的物理知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手机镜头扫描二维码所成的像是正立的虚像
B.手机镜头相当于凹透镜
C.二维码黑色部分吸收光,白色部分反射光
D.手机镜头靠近二维码,所成的像变小
6.下列现象中属于光沿直线传播的是( )
A. 左侧的黑板反光 B. 日食的形成
C. 叶脉通过露珠成放大的像 D. 雨后天空出现彩虹
7.凸透镜在生活、生产等各个领域有着广泛应用,下列说法符合实际的是( )
A.近视眼应佩戴凸透镜,是利用凸透镜对光线的会聚作用
B.借助放大镜看地图时,要增大放大的效果,应减小放大镜到地图的距离
C.用照相机给人拍照,要使像更大些,应减小被拍照者到镜头的距离,并将镜头向前伸
D.只有凸透镜能使入射到透镜的光交于一点
8.把凸透镜对准太阳光,可在距凸透镜5cm处得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若将一物体放在此透镜前15cm处,可在凸透镜的另一侧得到一个( )
3
6
A.倒立放大实像 B.倒立缩小实像
C.正立放大虚像 D.正立缩小实像
9.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投影仪是利用凸透镜成放大、正立的实像的原理制成的
B.人眼可以看到实像,不能看到虚像
C.光线表示光传播的径迹和方向,是实际存在的
D.光年是一个非常大的距离单位
二、填空题
10.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将蜡烛、凸透镜和光屏依次放在光具座上:
(1)为能清楚观察到实验现象,实验环境应____(选填“较亮”或“较暗”)一些;
(2)调节并移动蜡烛至如图所示的位置,观察到光屏上有烛焰清晰的像(像未画出),我们使用的________就是利用这个原理制成的,若将一个近视眼镜的镜片放在蜡烛和凸透镜之间,发现光屏上的像变得模糊了,应该向________(选填“左”或“右”)移光屏,才能在光屏上重新出现清晰的像;
(3)实验时,旁边有同学走过,带动的风使蜡烛的火焰向左摆动,则光屏上烛焰的像将向______(选填“左”或“右”)摆动。
11.长时间过度使用手机会导致青少年未老先衰,新型疾病“手机老花眼”患者剧增,患者主要表现为观察近处物体不清晰,其形成原理与图中_____(此空选填“甲”或“乙”)图相符,应佩戴_____(此空选填“凹”或“凸”)透镜予以矫正,使物体在_____上成清晰的像。
12.疫情期间,某学校门口安装了一台双光温测智能识别系统,大幅度地提高了测温效率和人员识别能力,如图所示。测量温度主要利用了红外线具有热效应的特点,红外线是一种______( 选填“电磁波”或“声波”);光学成像系统的摄像头镜片是______(选填 “凸透镜”“凹透镜” 或“平面镜”);当人体体温超过时,系统通过______(选填 “温度”“压力”或“速度”)传感器,触发系统自动报警。
13.小新有一焦距为5cm的凸透镜。若用它做一个模拟照相机,则景物到凸透镜的距离应大于______cm;若用它作为放大镜使用,则被观察的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应小于______cm。
7
4
14.如图所示,购物顾客可以“刷脸付费”,刷脸机是通过摄像机(成像原理跟照相机相同)来捕捉人脸信息来核对顾客账户的,该摄像机镜头相当于_____透镜,所成的像是_____(选“放大”或“缩小”的。
三、实验题
15.吴老师上课时拿个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