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4
第二章物态变化基础巩固(1)2021-2022学年苏科版物理八年级上册
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
一、单选题
1.在学校组织的物理知识情景剧中,甲、乙、丙、丁四位同学分别扮演霜、雾、冰、水蒸气,他们的台词正确的是( )
A.甲:我是由水凝华而来,期间需要吸热
B.乙:我是由水汽化而来,期间需要放热
C.丙:我是由水凝固而来,期间需要吸热
D.丁:我既可以变成甲,也可以变成乙,期间均需要放热
2.小轿车驾驶室内装有冷暖空调,可使驾驶室内冬暖夏凉,但是在使用空调过程中常易造成前方玻璃模糊,影响视线,对此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这一物态变化过程中要吸热
B.夏天,玻璃模糊属于汽化现象
C.夏天,要使玻璃清晰,驾驶员应该用干抹布在驾驶室内擦拭
D.冬天,玻璃模糊属于液化现象
3.把一块 0℃的冰块放入0℃的水中(周围环境温度为 0℃),会看到冰的体积( )
A.不变 B.变小 C.变大 D.无法确定
4.工厂工人用铅水浇铸铅板下列图象能正确反映铅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过程是( )
A. B.
C. D.
5.以下事例中的物体(加点字部分),是通过凝华形成的是( )
A.春季,冰雪融化为水 B.夏季,草叶上的露珠
C.秋季,迷漫的大雾 D.冬季,漫天的雪花
6.下列关于热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沏茶时,杯内水面上方出现白雾,这是汽化现象
B.在食品运输车里放些干冰降温是利用干冰熔化吸热
5
2
C.烈日下小狗伸出舌头降温,是利用水蒸发吸热有致冷作用
D.冰在熔化过程中,含有的热量不断增加,但温度保持不变
7.下面现象发生的过程中,吸收热量的一组是( )
①春天,冰雪融化汇成溪流
②夏天,从冰箱里面拿出来的饮料罐“出汗”
③秋天,清晨的雾在太阳出来后散去
④冬天,室外地面上出现了霜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
8.夏天,盛一盆水,在盆里放两块高出水面的砖头,砖头上搁一只比盆小一点的篮子。篮子里有剩饭、剩菜,再把一个纱布袋罩在篮子上,并使袋口的边缘浸入水里(如图所示),就做成了一个“简易冰箱”。即使经过一天时间里面的饭菜也不会变质。与“简易冰箱”的工作原理相同的是( )
A.吃冰棒解热 B.在中暑病人额头上擦酒精
C.烧开水时冒“白气” D.衣箱中的樟脑丸逐渐变小
9.在一只玻璃杯中倒入热水,过一段时间,发现杯壁上出现了水珠。关于水珠出现的位置,说法正确的是( )
A.杯子内部、水面上方 B.杯子内部、水面下方
C.杯子外部、水面上方 D.杯子外部、水面下方
10.冬季常吃的火锅中经常加入“冻豆腐”,原本光滑细嫩的鲜豆腐,经过冷冻和解冻,豆腐中形成了疏松多孔的结构,主要是因为豆腐中的水( )
A.先汽化,后液化 B.先汽化,后凝华 C.先凝固,后熔化 D.先凝固,后升华
11.“二十四节气”是中华民族农耕文明长期经验的积累和智慧的结晶,已被列入联合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下列节气涉及的物态变化及吸、放热情况,说法正确的是( )
A.“白露”节气,露的形成是升华现象
B.“寒露”节气,露的形成要吸收热量
C.“霜降”节气,霜的形成是凝华现象
D.“大雪”节气,雪的形成要吸收热量
12.生活中水有几种不同的“别名”,如①冰、②雪、③雾、④雾凇、⑤雹、⑥霜、⑦露。下列分类正确的是( )
A.属于凝华形成的有①②④⑤⑥ B.属于液化形成的有③⑦
3
4
C.属于凝固形成的有①⑤⑥ D.形成过程吸热的有③④
13.周末,小华在家中烧开水煮饺子。当水烧开准备下饺子时,妈妈提醒她锅里的水量太少了,于是,小华又往锅里迅速加了一大碗冷水(锅盖一直打开)。下面最能大致反映整个烧水过程中水温随着时间变化的图象是( )
A. B.
C. D.
14.打开电风扇时会感到凉快,是因为( )
A.风使室内温度降低了
B.电风扇吹来的是冷风
C.电风扇吹来的风加快空气的流动,使身上汗水蒸发加快了
D.电风扇吹来的风带走周围空气的热
二、填空题
15.如图为一个简易的自制温度计,为了更明显地显示温度变化,应尽量选择_______(选填“粗”或“细”)的玻璃管。将小瓶放入热水中,水柱的位置会________。
16.某中学课外实验小组成员在探究***、淡盐冰、浓盐冰的熔化特点活动中,他们先用纯水、淡盐水、浓盐水制得质量相等的***、淡盐冰、浓盐冰,并在相同的加热条件下测量三者的温度变化,记录得到的数据如下表所示。
时间/min
0
5
10
15
20
25
30
***/
﹣15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