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学年苏科版物理八上第5章 物体的运动含答案 苏科版第5章 物体的运动 一、选择题。 1、如图所示为测量一个锥体高度的几种方法,其中正确的是( ) A. B. C. D. 2、用分度值为l mm的刻度尺测量一物体的长度,下列记录中正确的是 ( ) A.24.3 cm B.24 cm C.24.30 cm D.2.43 dm 3、现有两把刻度尺,第一把刻度尺的量程为150 cm,分度值为1 cm;第二把刻度尺的量程为20 cm,分度值为1 mm,以下几种选择刻度尺的原则正确的是 ( ) A.选第一把,因为它的测量范围大 B.选第二把,因为它的刻度精细 C.选哪一把都一样 D.要了解测量的要求,才能确定选用哪种刻度尺 4、甲、乙两个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它们的速度之比是2:3,通过的路程之比是3:4,则它们所用的时间之比是( ) A. 1:2 B. 2:1 C. 8:9 D. 9:8 5、如图所示,两木块自左向右运动,现用高速摄影机在同一底片上多次曝光,记录下木块每次曝光时的位置.已知连续两次曝光的时间间隔是相等的.两木块运动情况在v-t图像中描述正确的是( ) A. B. C. D. 6、“神舟十一号“载人飞船与“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成功交会对接,标志着我国载人航天事业再进一步。成功对接后,若认为“天宫二号“处于静止状态,则所选取的参照物是( ) A. 地球 B. 太阳 C. 月亮 D. 神舟十一号 7、关于误差,正确的说法是( ) A.两次测量值之间的差异叫做误差 B.只要正确做实验,就不会产生误差 C.选用精密仪器,就可以避免误差 D.多次测量取平均值可以减少误差 8、下面几个量中,接近4.5 cm的是 ( ) A.火柴盒的长度 B.钢笔的长度 C.课本的长度 D.铅笔的粗细 9、用同一把刻度尺测量一物体的长度,一般要测量三次或更多次,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 ) A.减少由于刻度尺不精密而产生的误差 B.擗角测量中可能出现的错误 C.减少观察刻度线时由于视线不垂直而产生的误差 D.减少由于读数时估计值偏大或偏小而产生的误差 10、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甲、乙两物体,它们的运动时间之比为3:2,通过路程之比为4:1,则甲、乙两物体运动速度之比为( ) A. 6:1 B. 1:6 C. 3:8 D. 8:3 11、甲、乙两物体,同时从同一地点沿直线向同一方向运动,它们的s-t图象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内乙做匀速直线运动 B. 4s 时甲、乙两物体的速度相等 C. 内乙的平均速度为 D. 3s时甲在乙的前方 12、2019年1月3日,嫦娥四号探测器(它由着陆器和巡视器组成)成功降落于月球背面的预选着陆区,开启了月球探测的新篇章。嫦娥四号探测器在下落过程中,以下列哪一物体为参照物,着陆器是静止的( ) A. 地球 B. 月球 C. 巡视器 D. 太阳 二、填空题。 13、亲爱的同学:你会使用下面的基本实验仪器吗? (1)如图1所示,用A、B两把刻度尺测量同一物体的长度,就分度值而言,________(选填“A”或“B”)刻度尺更准确些,其分度值是________mm.其中测量方法正确的是________(选填“A”或“B”)刻度尺,正确的读数应为________cm。 (2)如图2所示,秒表的读数为________. 14、炎热的夏天,一辆正在洒水的洒水车在水平路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1分钟内通过的路程是90米,该洒水车的速度为______m/s。 15、一著名运动员在百米赛跑中,起跑时的速度是9m/s,中途的速度是8m/s,最后冲刺的速度是12m/s.如果他的成绩是10s,则他全程的平均速度是______m/s=______km/h。 16、《中国诗词大会》是央视首档全民参与的诗词节目,通过节目分享诗词之美,感受诗词之趣,备受观众喜爱。在古诗词中包含了大量的物理知识,诗词“不敢高声语,恐天上人”中的“高”是描述声音的______;诗词“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中的“两岸青山相对出”是以______为参照物的。 17、请给下列数据中补上合适的单位或完成单位换算。 (1)一层楼的高度约为________ ; (2)列车的速度约为108________ . (3)72km/h=________ m/s; (4)一个初中生的身高约为160________ . 18、速度是